《人格心理学》:弗洛伊德焦虑与焦虑防御理论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我们可以得知自我面临本我、现实、超我的三种压力,本我、现实、超我三方的冲突,导致自我紧张,过度的紧张导致焦虑。

一、焦虑的类型

弗洛伊德提出三种类型的焦虑: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产生于现实世界的威胁,比如自然灾害、失业等等。带来一种生存的威胁感或身心不适。

神经性焦虑来自本能满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是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冲突所致。延迟满足带来的身心不适。

道德性焦虑来自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日常感受就是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或者羞耻自己的不够好。

二、焦虑防御

焦虑是一种恐惧,给自我造成威胁感,促使自我会采取防御去减轻焦虑。防御会有多种形式,但所有防御机制都有共同特征:1.扭曲或否认事实,2.它们在潜意识层面操作。

三、常见的防御机制

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反向形成、投射、退行、合理化、置换、升华。

1.压抑

压抑是将痛苦的事物或意识从意识移除、压入潜意识,比如创伤性失忆,选择性失忘。

2.否认

否认就是否认外部威胁或者事件的发生。比如,否认亲人的故去,依然保持已故亲人的房间的原貌。

3.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就表现出与之前的相反冲动,比如爱不得,变成恨。

4. 投射

投射是把令自己不安的冲动感受向外移置给他人。比如不能接受自己犯了错,就指责别人,把错误投射给别人。

5. 退行

退行是指个体退回到更快乐、更少焦虑的早期生命状态。比如遇到挫折躺床上不动,退行到婴儿状态。

6.合理化

合理化就是重新解释,让行为或事情更容易接受。比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7.置换

置换是转换冲动满足对象。比如《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憎恨王熙凤和宝玉,她不能直接攻击他们,就请马道婆做法,用毒针扎王熙凤和宝玉的人偶,来泄恨。

8. 升华

置换是找替代物来满足冲动,升华是将本能冲动的能量转移到其它渠道来表达。比如将攻击性通过足球、击剑、拳击等方式宣泄出来,将性本能升华为文学艺术创作等等,将爱而不得的痛苦升华成诗歌、文学作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