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衣谷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丽莎·麦吉尔,是专攻20世纪美国史的学者,曾著有《新美国史》等书,获得过新英格兰历史协会图书奖。而最近其推出了新作《对酒精的战争》,就客观地为读者还原了一部美国禁酒令的历史。
老实说,美国的法律走向健全的道路上遇到了不少挫折的。君不见,在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唐探1900》,就是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排华运动为背景,通过悬疑故事展现了当时华人在美国的艰难处境,以及排华法案对中美关系和华人社区的深远影响。那是一部好片子,而真正的美国《排华法案》是1882年5月6日通过的,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限制外来移民的法案,这是非常黑暗且具有种族歧视色彩的立法。不过历史的进程告诉我们,1943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马格纳森法案》,正式废除了排华法案。起码从美国法律上,华人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这也可知美国的法律的完善是需要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回到书中长达十四年的禁酒令的历史,同样也是美国法律上的一个自我修订案例。此书一共有八章,其中第一章就是讲述了“激进改革的形成”。这就作者就以记者的视觉为大家还原了当时实行禁酒令的经过。话说1913年12月10日,“禁酒十字军”、反酒吧联盟委员会、基督教妇女禁酒联盟共同建立了“大联合委员会”,于华盛顿中心集会演讲,要求实行禁酒令。他们的演讲是有声有色,有理有据的,而且有着华丽的辞藻,如就说到酒精是麻醉毒药,对人体有害,降低了国民身体素质,甚至威胁生命。还有的说醉酒是一种“道德上的罪恶”。
此外书中我们也读到作者研究出了美国的禁酒运动,跟西欧一样都有所展开的了。而道德协会也警告:这个新国家正在面临成为“酒鬼之国”;美国新教福音派完美主义则推出了文学作品,如小说《酒吧里的十个夜晚》、戏剧《我在那里看到了什么》来说喝酒的危害性。如小说中的主人公摩根因为酗酒而导致了家破人亡的惨剧。而中产阶级则从经济的教授控诉喝酒的导致了家庭负担而要求禁酒。另外还有在战争期间,很多国家都颁布了部分酒类的控制措施,再加上政治代表权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使得“禁酒十字军”很快促进了美国要实行禁酒令。
来到第二章就是讲到了“贩卖、假酒和家庭酿造”。1919年初,禁酒令颁发了,引起美国各州人们的发对,如波士顿的反禁酒令的游行是最为突出的。据当时媒体报道游行人员多达十万人。之后,作者也分析了波士顿为何有那么多反对禁酒令,那是因为波士顿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多样化熔炉。来自西欧的喜欢喝酒的人们就是非常多的。然而,尽管反抗激烈,但群龙无首,反对人群因为缺乏全国总工会的支持,反抗自然没有什么成效了。而在酒精战争中,第一个受害者自然是社区酒吧了。如波士顿的最著名的酒吧“工友交换站”也是倒闭了。这自然是阻碍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既然喝酒的公共场合没有了,那么爱喝酒的人们如何解决喝酒问题呢?如他们会在在非法的私酿酒吧、药店找酒喝,再不然就是自己在家酿酒,因此这禁酒令还恢复和扩大了工人阶级家庭酿酒的习俗,也渐渐地催生了很多酒原料商店的开张,也诞生了家庭式的小作坊,当然也导致了走私贩卖的生意的迅速发展。真是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为制造假酒提供了温床,于是导致了人喝假酒导致中毒而死的现象很突出,如1923年,酒精中毒死亡的人数就有321人。作者就是这样,从民生的角度看待禁酒令下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就是讲到了“选择性执法”。这里主要讲了选择性执法队其他地区的贫困社区产生了不同程度但同样重要的影响,如作者通过佛吉尼亚州的法律就隐晦地表明:所谓的禁酒战争其实是针对社会中那些弱势的、特定的群体开战的。另外作者揭露了执法官员和供应商之间的复杂关系和长期存在的漏洞,使得非法运作变得畅通无阻,也就是禁酒令让非法犯罪率升高。另外就是严格执行该法令,也使得法庭的被告席和监狱都是人满为患,这些就都又是禁酒令给美国社会带来的消极意义。
第四章的“勇敢的抗争”,主要讲到了越禁越喝的浪潮下,政府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如陈奕迅《红玫瑰》里的歌词唱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可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游戏。于是这时候就促成了爵士乐的广泛流行,这就是勇敢抗争的具体表现,也使得禁酒令时期的夜生活扩大了非裔美国人文化创新的范围。
第五章就是讲到了“公民勇士”负责执行禁酒令的三K党的施暴行为。事件背景是禁酒令的实施过程,政府人员的执法能力有限的,于是放权了给了一群公民执法队,那就是三K党了。这里我们可以读到伊利诺伊州南部,三K党是如何通过暴力和恐吓的手段来镇压反禁酒令主义者的。如在书中也附图,图文并茂地揭示了1925年在伊利诺伊州威廉姆森县的冲突中,导致了20人死亡。这样暴力的镇压使得违背了禁酒令的初衷,因此很快走向了衰落。第六章就是讲到了“新崛起的政治力量”,这里讲到了1928年,纽约街头的候选人阿尔史密斯高举废除禁酒令的旗帜,开战了政治动员活动,这样赢得民心,一片叫好的举动,很快地就从芝加哥到匹兹堡,从工业社区,延伸到少数族裔城市的工人阶级,无不赞同的,这样的政治资源就是为罗斯福上台和实施新政奠定了基础。
第七章就是讲到了“联邦刑法国家的建立”。如果说禁酒令最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那就是奠定了20世纪联邦刑法国家的基础。14年的禁酒,使得联邦权力和国家行政机构规模不断扩大,美国人会以民族国家来解决社会问题,虽然会引起群众对政府行动范围扩展的矛盾不安,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为后续的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做好了铺垫。第八章就是讲到了禁酒令的废除。这里发生在罗斯福上台,并与1933年4月6日正式废除《禁酒令》,如此自然会减少禁酒令时期出现的高犯罪率,也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消除了大的社会矛盾,为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书旨在对美国实行禁酒令时期对美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如这场禁酒战争,不仅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它产生了持久而重要的影响——禁酒令重塑了美国国家政党政治,并给美国以州为特色的发展道路打上了独特的、永久的印记。但我们也要铭记禁酒令时期让美国社会带来了如经济低迷、犯罪、死亡、暴力等负面影响,我们都应该起到引以为鉴。作者就是如此,为我们客观而睿智地分析了美国禁酒令的功与过,让我们更深入了解美国法律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