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
许久没读过古文了,今晚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细读了一下曹植的《洛神赋》。为什么想起读这个呢?昨晚看了第五期《国家宝藏》,辽宁省博物馆推荐的三件国宝重器之一便是宋摹本《洛神赋图》。这个《洛神赋图》原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在某一天偶然读到友人送来的三国时代文学家曹植写的《洛神赋》后有感而作的,可惜原作现已散失。如今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我读《洛神赋》,感觉那种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扑面而来,尤其是对女性美的精妙刻画,使其神采风貌栩栩如生。因此不难想象当年顾恺之读过之后那种喷薄而出的创作冲动了。关于曹植为何写下《洛神赋》,传说是与曹丕的妃子甄后有关,也就是他的嫂嫂甄宓。甄宓曾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官渡之战后,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乘机出兵,甄宓成了曹军的俘虏,为曹丕所得。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洛水之神很可能就是甄后。据野史记载,曹植喜欢甄后,在甄后死以后有天泛舟湖上,缥缈之间似乎看见甄后的身影,于是灵感袭来写下这篇传诵千古的《洛神赋》 。当然,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一时半会还真说不清,作为一篇出色的文学作品,我们就只顾去欣赏其文学之美吧。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世间会有这样的女子吗?如此绝妙佳人,估计也就只存在于曹子建的文章和顾恺之的画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