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弃降灵沼,农耕始发祥。
尧帝封后稷,教民稼穑忙。
后世推而广,不懈千年长。
历经陕甘地,文王认祖归。
重新修沼池,辟雍建中央。
祖祠拔地起,池畔是庙堂。
文王筑灵台,诗经记端详。
庶民来攻之,不日即成之。
寺郊枯骨塚,文王德泽功。
与民同欢乐,欣欣又向荣。
东临沣河水,南眺终南山。
飞檐又拱斗,殿堂气宇轩。
灵台观天象,四时祭神仙。
诸侯会盟地,国是问上苍。
月亮观缺圆,日影测短长。
夜夜看参商,指导农耕忙。
农事有规章,岁岁有余粮。
祈天为众生,雨顺风和畅。
文王演周易,在此把笔封。
道家尊为祖,儒家尊根源。
高台施教化,民众万万千。
丰京建成后,灵台制典章。
策划易天下,奠基八百年。
武王调兵将,在此把令传。
灵台肇禋始,伐纣凯旋归。
治国诸典章,陆续修定完。
周公制《周礼》,行为有规范。
又把《周官》作,官阶分划明。
《立政》为百姓,百姓皆悦服。
路不拾其遗,夜不闭门户。
成王康王时,天下尽太平。
唐时引入僧,建寺曰平等。
佛道两相容,九州开河先。
寺内梵音绕,已逾上千年。
但愿相安长,佛音传四方。
民国寺庙破,僧士无处栖。
邱吴贺北张,乡贤捐钱粮。
共同置庙产,殿堂再辉煌。
初一和十五,寺门大开张。
居士奉米面,信徒来烧香。
正月十九日,四社送神仙。
八方人如潮,锣鼓喧破天。
二月十六日,春祭周文王。
贵胄万里来,同沐先祖光。
寺外周边地,规划变公园。
时代在发展,灵台也依然。
功能有变化,称呼不一般。
周代叫灵台,汉唐唤圜丘。
天坛元明清。民国天文台。
往事俱已矣,唯有精神存。
文王施德政,荫德蔽子孙。
灵台三千年,使命现已完。
纷至沓来客,拜佛吊圣贤。
陕西灵沼宗周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灵沼宗周文化研究中心
民俗顾问:赵志敏 孙稳团
辛丑年隆冬糓旦
注:
1、灵台为周文王从西岐回到灵沼后所建,距今约有3000多年,当地也叫文王灵台。灵台的建造,表示一个国家机制的完善,灵台是一个集观察天象、制定历法、修订二十四节气、於民施教、动员战争、占卜大事、国是大典、会盟诸侯等多功能场所。周代以后,这个场所随着政权更迭,遗址虽在,但灵台功能也随之迁往他处实施,称谓也有变化,周代称灵台。汉唐时期称圜丘,迁往西安南郊现外国语大学处。元明清时迁往北京,称为天坛。再后来的民国时期,迁往南京其功能仅剩观测宇宙进行科学研究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前身成立于1928年。
2、枯骨塚,修建灵台时,有抛尸荒野的白骨
,周文王收集一起予以安葬,也是文王仁爱之心,德泽枯骨故事的出处。
3、僧士,和尚、道士。
4、肇禋,在灵台开始祭祀上苍并宣告讨商檄文。
5、万里,形容封国各诸侯路途遥远。
6、神祇,神为天神,祇为地神。年前把神祇接回家里过年,过完年了,把诸神送回去,各村所选送神日子不一。邱家庄、吴家村、贺家村、北张村四社定在正月十九日送神。
7、隆冬,一年最冷的时候,一般指三九到五九之间。
8、糓旦,良辰吉日之意。
9、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所载,姬弃降生的故事,姬弃降生于灵沼并肇创农耕文明。
10、参商,參星和商星,继续观测并修订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生产。日影测短长句,为继续修订历法。
11、尧帝和姬弃都是帝窋的儿子,姬弃肇创农耕有功,尧帝封姬弃为后稷,在成均专职负责教民稼穑,后稷一职还可以世袭,其后辈在关中和陇东多地传播稼穑技艺,从姬弃开始到周文王认祖归宗回到灵沼,经历了一千多年。
12、司马迁在《史记·鲁周公世家》又载: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周公在丰,病,将殁,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