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读书,第15篇,持续写,是提升写作的第一战略】
昨天竟然因为带娃出门玩回来太晚,十点半哄娃睡觉自己跟着一觉睡到了早上7点多。
深深的反思后,用目的论一下就说通了,是因为自己的懒惰,想用太累了先睡觉作为借口来掩盖自己不想日更的目的。接下来要抽时间想想不想日更的内心真正现状。
今天是补卡:
图书共读:6 月 10 日 —— Day 6 作业
问题1:人为什么会有自卑感?自卑感和自卑情节有什么区别?结合你的自身情况说说。
人先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着,自我价值感很低,但人们为了摆脱这种无力感而想要去追求优越性。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自卑感。有时这两种情况会同时存在,如果我们正确对待自卑感,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成长的刺激。
自卑感具有双向性,其中,只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反而是一种激励。这是积极的一面。
自卑情节则是反常心理,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对抗性,把自己的自卑当作某种借口来使用,一种复杂的无厘头自我否定的状态。
有幸看了这本书,把自己从自卑情节的边缘拽回,一切还来得及。
问题2:如何去弥补空缺的部分?你会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有勇气去改变,针对自己自卑的空缺部分有目的有计划的去执行,针对性的去努力,比如如何持续学习、刻意练习,甚至向优秀的人请教方式方法,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找到自我成长的路径。
问题3:拥有优越情结的人会怎么做?你有这种情节吗?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表面上呈现出很优秀、自信的感觉,无论是说话做事都会伪装出一份我最行、我最厉害的角色,沉浸在自己伪装下的掩耳盗铃般的自信中。但实际行动却截然不同。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加自卑的情境。
相比优越情节,我可能自卑情节更多一些。
问题4:夸耀不幸的表现是什么?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的优越感的模式。也就是沉浸在自己设计的不幸中不能自拔。旁人的开导左耳进右耳出。这样不好,一般往往会成为话题终结者,将别人的真心拒之门外。原本想要博得同情的初衷便也烟消云散。另外让对方原本开导的积极性瞬间全无,给别人不好的聊天体验。再遇到此类问题不会再热脸贴冷板凳,可能会逐步失去交心的朋友。而自己的这种不幸可能更加严峻。
问题5:写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1、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
2、自卑感人人都有,但它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
问题6:读完这部分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正视自卑感和自卑情节的区别,在懒惰与改变之间做出明智的改变勇气,选择一条通往自信的通道去走。
作业截止时间:今晚 12 点。
提交方式:
完成作业后发布到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