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写法三部曲(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游记”的生活环境优美,大多生活在旅游胜地。家庭成员及其简单,只有“游”和“记”相依为命。但她的朋友——游人遍天下。随遇而安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名山胜川、名胜古迹、街道公园、花草树木,是她时常光顾的地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他追求品位的最高境界。

当你“游”了,也“记”了,自认为游历的过程记录得详实,天衣无缝,仍无人问津,沮丧得到了骑马难下的地步,那就不要下马,听我剖析《趣游紫御园》,给你支一招吧!

我们人类是高级动物,和动物、静物不同,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眼耳鼻、舌身意。我们在写游记时,可以从去时路上——景点——回来路上这样的顺序来写。

我们走在旅游的路上,可以采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作者的心情。《趣游紫御园》,文章开头描写的“五、六级大风,吹得头发得意地跳舞。”作者的情绪是春风赏赐的。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大风吹得头发乱蓬蓬的,对吧,可是在作者眼里,那舞姿非常优美,这就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刚走到公园大门,就看到了狮子卧坐在门前,是石雕的,那是静物,作者只用了几个词,就使她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威武、怒目圆睁”,写出了石狮敬业职守,是具有震慑力的神门将。“旁边的那两只是替补队员,他们放心的闭目养神,等待着接班”。从石狮的神态描写,揣摩出它的心理活动:那石狮不是不负责任,那是养精蓄锐,接受新的任务。

大门口的这四只石狮,他们的神情变化表现出了心理特征,仿佛石狮就在读者眼前,这样描述,把静物写活了。

在描写树木时,作者把我们的想法和树木融为一体,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枝条上的红色花苞,是在等待时机吗?百花争艳将不是梦。”我们常说中国梦,我的梦,树的梦是什么呢?在得到阳光雨露厚爱后的百花争艳。

当作者听到北运河的风声、水声发出了疑问:“那是交响乐吗?彩排过了吗?”那么和谐,那么步调一致。我们听过贝多芬、莫扎特、肖邦、施特劳斯……的交响乐,可在作者眼里,此时的风声、水声,那么悦耳,那么动听,可以和交响乐相媲美。这就是作者的妙笔生花。

作者在写北运河上的石舫时,重点写了船头刻着的兽中之王——老虎,“王”字刻在老虎的脑门上,“威武、勇猛、所向披靡”,这些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的形象的代名词。这样描写,仿佛石头雕刻的石坊就在读者面前,清晰得就像人的头发、眉毛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从而对雕刻石舫的能工巧匠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游记”只有“游”和“记”相依为命。但她的朋友——游人遍天下。要想写好游记,除了让景物张口说话,还不忘送她喜怒哀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见识广,为写作做好储备。 ...
    雪花飘飘xhpp阅读 3,332评论 0 7
  • 游记就是把自己游览的地方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说得多轻巧啊!易如反掌、轻而易举,实际操作起来,就知难上之难了...
    雪花飘飘xhpp阅读 4,736评论 0 7
  • 最近写了个简单的Node小后台,在使用koa-router时对某些部分不是很懂,故翻译官方文档,有需要的朋友请阅读...
    不吃早餐我就是Mark阅读 13,573评论 1 0
  • 试向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
    月光书房阅读 1,319评论 0 0
  • 扶着床头站,拧着身子向后看,拧,拧,拧——啪!坐了个屁股墩儿。左右看一看,扶着床头再站起来…… 扶着梯子站,伸着手...
    山间竹音阅读 2,5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