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路,我们一起走
——开放周叙事初稿
人生的每次相遇都是一种缘分,能在工作第十八个年头与新教育相遇是我的幸运。2015年9月,在学校的动员会上第一次听说新教育,打开教育在线,朱永新老师说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梦想吧,但是怎样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呢?
2015年12月,我第一次走进海门,参加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新教育研发卓越课程大会,近距离接触新教育,亲耳听到榜样教师的精彩叙事,亲眼看到一个个新教育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书香校园的营造中、完美教室的缔造中、每月一事的推进中时,当我亲身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无比丰盈与幸福时,我更是对新教育无比向往,那种渴望,犹如长江对大海痴情,成了我守望三尺讲台五尺黑板的力量。
一是相伴:荧光闪耀 点亮心灵
清晰地记得,15年12月底的一天,我领着班级中的五位榜样家长参加新教育萤火虫新沂分站建站仪式,也就是在那一天,我以一片质朴的公益情怀加入到新教育萤火虫亲子阅读项目组,与团队的伙伴们共同绘制亲子阅读的蓝图。
在这个团队里,我只希望自己能够像一只萤火虫,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在萤火虫新沂分站的每一次线上线下活动,我都不忘初心、不负相约,准时出现在活动的现场,无论在哪里,无论有多远,我都乐此而不疲。18场线下读书活动,4场课本剧展演,90天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图书馆义务劳动,付出的是我和萤火虫们艰辛的汗水。用童书沟通的亲子之爱,拥有幸福的将不仅仅是孩子!
担任萤火虫亲子阅读义工三年来,我一直坚持推广亲子共读。很荣幸,今年我又被选聘为“萤火虫亲子共读乡村行”活动的讲师,到邵店、草桥等10多个镇,引导学生与家长共读,收到了不少惊喜。记得在草桥周嘴小学的一次亲子阅读会上,活动中一位质朴无华的中年妇女来到我跟前,亲切地拉住我的手,哽咽着对我说“王老师,你说俺家孩子是怎么了?”我连忙亲切地询问:“大嫂,什么事呢?”这位大嫂急切地说:“俺知道孩子读书好,我就到书店给他买了许多的书,可他就是对看书兴趣不大,越是逼他越不看。有一天放学回家,我让他读书,他反而说你看人家刘国涛的妈妈!”原来这位大嫂文化程度比较低,不太会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阅读更费劲。我知道她心中的衷情对她说:大嫂你想改变孩子的阅读习惯,请加入萤火虫新父母群学习吧,每天晚上能坚持15分钟陪孩子,哪怕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孩子,可以自己查字典。就这样她坚持下来,当然我和她也成为了好朋友。在这期间,她为了孩子热爱阅读的初心,刻苦学习,掌握方法,用执着坚守自己的爱,她是一位可敬的妈妈,在萤火虫新父母团队里,她懂得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她还知道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当我在一次与她交流时她开心地笑了,因为她的孩子渐渐爱上了阅读。对此我信心满满,我希望更多的妈妈能逐渐走进来,成为义工,默默地为更多素不相识的父母和孩子,传播阅读理念,就像萤火虫那样,在工作中一点一滴地践行着光明的承诺——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二是坚持:突出主题 培养习惯
过去我们也抓习惯培养,但很难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的烙印。而每月一个主题,即要求与新教育的各大行动深度融合,尤其是书香校园和完美教室,又引领我们将要和儿童生活相融合,和教育内容融合,和德育融合,和核心素养要求融合。只有这样把教育视为整体,把“每月一事”视为切入的角度,以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意识去整合课程来规划和落实,才能真正做好新教育的“每月一事”。
如何将每月一事在我校落地生根,既不给班主任增加负担又能适合我校的实际呢?我们成立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开设讲座让每一位教师了解每月一事基本框架结构,召开班主任会,按照教师愿望,制定了接地气的每月一事实施方案。 (展示每月一事实操手册)
在近两年的摸索和实践中,我校“推进每月一事”习惯养成初见成效,首先探索不同学段的切入点,按照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书目,通过多种形式阅读,比如,晨诵、午读,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等形式,让学生徜徉在书的海洋里。阅读后学生们纷纷有感而发,虽只是三言两语,但都是真情流露。学校选择优秀文章在校刊《启润》文学报上刊登。我们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因为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生活,倾听了众多的智慧,分享了无数思想成果的孩子,其思想会更成熟,人生境界会更美好,会对孩子一生受用。
九月是阅读月,28日下午,我们结合我校校庆50年举行了跳蚤书市、诗词朗诵、歌舞剧、小合唱,课本剧、手抄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体学生沉浸在浓浓的阅读氛围中。我们在文轩教室进行了“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节活动。每位同学都交流了自己收集到的读书名言,徐宇轩和许梦雨等同学分别向大家介绍了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以及鲁迅、李白的读书故事。最精彩的环节是“好书推荐”,《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狼王梦》,激起了孩子们阅读的欲望。
我校每年开学季和毕业季,都会举行别样的仪式,一年级的新生在老师的陪伴下,走过入学启智门,开启幸福快乐的小学生活;六年级的孩子会在浓浓的毕业告别仪式中度过,整个活动分别是:告别童年、家长寄情、教师赠言、学校寄语、立志力行、校谊情深六大环节。在毕业礼上,孩子们的心灵收到了爱和成长的触动,懂得珍惜,懂得担当,懂得感恩,他们会面对承诺,带着梦想拥抱未来。在每月一事的推进中,我们还融合入足球课程、主题课程、花样跳绳课程、社团课程中,因为课程的丰富决定生命的丰富,因为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优秀已成为城西小学学生的美丽肤色,他们努力在向社会证明自己的卓越。
三是相守:岁月如歌 且歌且行
我有缘结识新教育、有幸牵手新教育、也有责做好新教育。我总能回忆起无数个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校长推荐全校老师阅读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第一次赴海门参加新教育开放周;第一次赴焦作参加种子教师专题培训;第一次参加新教育诸城年会;第一次参加萤火虫义工专题培训;第一次在与海师附小结对会上的互动;第一次在教育在线上建立城西小学新教育主题帖;第一次参加海门跟岗挂职学习、第一次参加2016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每一次活动让我从更多的新教育人那里看到了默默坚守的行动背影,听到了埋首岁月深处、聆听花开声音的故事。我怀揣自己的梦想,以心灵为笔,以情感为墨,把每天的感想与故事书写,渐渐的积累了十余万字的感悟和叙事。先后被评为海门跟岗挂职优秀学员、新沂市十佳新教育榜样教师、萤火虫优秀义工,我的论文《激情的校园 丰富的课程》入选2016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大会交流,教育叙事《好习惯是这样养成的》在2016年全国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论文《幸福的海门孩子们》刊登在《新沂新教育》2016第2期,5篇心得入编海门跟岗挂职文集《追逐阳光的日子》。
新教育带给我的是信念与改变、是幸福与美好。我始终坚持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努力当好萤火虫亲子阅读和每月一事项目的一颗马前卒。用我的教育生涯,提升学生的阅读境界,拓展他们人生的长宽高,让新教育开除别样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