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是一种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而来的诗体。
竹枝词从民歌演化为文人诗体,一般认为是从唐代刘禹锡开始的。刘禹锡于长庆二年任夔州刺史时,见到民间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边唱边舞,以"曲多为贤"。因此受到启发,作《竹枝》九篇。他的新词具有鲜明的民间歌谣格调,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不仅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以后历代文人也不断传唱。宋代苏轼、黄庭坚,元代杨维祯,明代袁宏道,清代王世贞、孔尚任都有佳作传世。
亲亲 10.20随笔
竹枝词,是一种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而来的诗体。
竹枝词从民歌演化为文人诗体,一般认为是从唐代刘禹锡开始的。刘禹锡于长庆二年任夔州刺史时,见到民间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边唱边舞,以"曲多为贤"。因此受到启发,作《竹枝》九篇。他的新词具有鲜明的民间歌谣格调,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不仅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以后历代文人也不断传唱。宋代苏轼、黄庭坚,元代杨维祯,明代袁宏道,清代王世贞、孔尚任都有佳作传世。
亲亲 10.20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