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晖:死者的意识

作者:黎荔

最新研究称,当人类死亡时,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在手术室中,当心脏提供给大脑的血液供给被快速切断时,患者就会被正式宣告死亡。但是研究表明,患者死亡后精神和意识至少在短期内会继续工作,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死亡。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院急救护理与复苏研究中心的负责人Sam Parnia博士称:“人们在死亡的第一阶段或许仍然能够存在某种形式的意识。”事实上已经有证据表明,“死去的人”躺在手术台上时甚至能够听到医生宣告他们的死亡。

此时,人们处于死亡和存活共存的状态,而且完全能够意识到他们即将消失。亦生亦死,生死混合,那是一种多么奇怪而悖谬的感觉啊!

我想这种现象类似于视觉残留,视觉残留现象即视觉暂停现象(Persistence of vision,Visual staying phenomenon,duration of vision)又称“余晖效应”,1824年由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皮特·马克·罗葛特在他的研究报告《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中最先提出。指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惰性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例如,当我们全神贯注地长时间凝视一个绿色的三角形,然后将视线移开,注目于一面白墙,此时我们眼前的白墙上出现的正是一个三角形,只是色彩呈现为绿色,因为长时间看红色容易导致视觉疲劳,所以用其互补色来弥补一下,缓解疲劳。视觉残留的影象的色彩,往往不是原来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叫色幻觉。

基于此,我相信死亡后意识暂存的现象。死亡情况下的人类思维和意识不可能立即切断,而是有一个缓缓消退、最终湮灭的过程。目前,死亡时刻的判断,全部都是建立在心脏停止跳动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上讲,这是医学对死亡时间的认定方式。但其实,人的真正存活应该比判定的死亡时间要长,在人类死亡一段时间之后,意识可能还会继续存在。只是,我不知道意识会一直存在(这就涉及到灵魂的问题),还是只再续存一小会儿,就像熄灭的火花的一点余烬闪烁。

其实,科学研究所能得出的这个结论,文学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非凡想象,早已经先行到达。我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相似的段落,就有这么以下两处:

一处是来自于施蛰存所著历史小说《将军底头》,1932年1月由上海新中国书局初版。小说讲述吐蕃血统的唐朝将领花惊定将军奉君命征讨吐蕃。这位具有双重国籍的将军,此次受命征伐吐蕃,面对民族仇杀他只能感到束手无策与深深的无奈。到达边境后,他下令暂不出击。忧思之下,无心恋战,花将军爱上了一位边境小镇的蜀地少女,军纪与爱情的冲突激化,使得他的内心更加激荡矛盾。最终,在与敌将的残酷交战中,花将军的头被敌将砍去。然而,将军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头已经给敌人砍去了。虽然失去了头,还不就死掉。因为将军正一心想着要回到村里去,何曾想到被砍掉了头呢?没有了头的花将军由着他的马背着他沿了溪岸走去,将军觉得不知怎的忽然闷热起来,为什么眼前一点也看不出什么呢?从前也曾打过仗,却没有这样的经验呀。将军觉得满身都是血了……走近到溪水边,将军奇怪着,水何以这样浑浊呢,一点也照不见自己的影子?而这时候,在对岸的水阶上的却正是将军所系念着的少女。“喂!打了败仗的吗?头也给人家砍掉了,还要洗什么呢?还不快快的死了,想干什么呢?”无头的花将军遭到他心爱的少女的嘲笑。将军突然感到一阵空虚,将军的手向空间抓着,随即就跌下马来,仆地身亡。

到底是什么驱使着,头被砍下后的身子,仍痴情地回来寻找这位姑娘,这是何等残酷和诡谲的故事。在小说平静无波的叙述中,那无休止的翻滚着的暗流,一直在暗暗地蓄势,临到了结尾,突然一下子猛地打过来的骇浪,叫人噎住一样停住了喘息,探及到人的内在意识的神秘不可测。当然,《将军底头》末段,将军的头与身体分开后仍能流泪,是否违背了事实?若持现实观照去量度《将军底头》,只会产生更多的混乱。但其中关于死者仍存在意识的描述,的确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现代先锋意识。

还有当代作家余华在小说《往事与刑罚》中,写一个刑罚专家,给陌生人描述人被腰斩后的感觉:

“那时候你将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一切声音都将消失,留下的只是色彩,而且色彩的呈现十分缓慢。你可以感觉到血液在体内流得越来越慢,又怎样在玻璃上漾溢开来,然后像你的头发一样千万条流向尘土。……”

这种对于死亡“图景”的精细描绘,给人带来一种强烈而锐利的心理冲击,这种余华式的“死亡叙述”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新奇的,也是复杂的。这是一幕让人咋舌的细节描绘,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质状态的世界,从而使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一种“间离”效果,促使人们在关注作品本文的同时,将疑问的目光投向描写本身,思考描写本身所带来的阐释文本的可能性。死后意识的存在是如何的呢?也许可以从文学的刻画中,约略探知一二。那是一种彻底超脱的虚无的感觉,那是旅途中种种磨难的终点,那是人身不由己的下沉时到达的境地,那是死的开启,生的余温,那是生与死的团聚正在到来。魂器分离、走向永恒的体验又是多么孤独啊!我无法描述那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或者,只有最伟大的诗人才能依稀捕捉。

日落总是令人不安

无论它是绚丽抑或是贫乏,

但尚且更令人不安的

是最后那绝望的闪耀

它使原野生锈

此刻地平线上再也留不下

斜阳的喧嚣与自负。

要抓住这紧张而奇异的光有多难,

那是个幻象,人类对黑暗的一致恐惧

把它强加在空间之上

它突然间停止

在我们察觉到它的虚假之时

就像一个梦破灭

在做梦者得知他正在做梦之时。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余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843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3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187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64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89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31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1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45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67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81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54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58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68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92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42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97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5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