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现实的,不管构建什么新的社会,都会形成阶层。时间长了,如果没有好的机制去有效调节,阶层也会慢慢的固化。
简单来讲,阶层可分为上阶层和下阶层。上阶层当然是拥有权势,掌握财富和资源的上流社会;而下阶层就是我们普通大众,甚或弱势群体,下阶层往往是社会规则的顺从者,其言行可能对时局无关紧要,拥有的财富也许只够一家温饱,而拥有的资源可能就是脚下一亩三分地。
人都有一颗往上赶的心,都想跨过阶层的鸿沟迈向上阶层。跨过了叫改变命运,没跨过,只能原地待命。
在阶层固化的社会,没有背景和资源的家庭若想让下一代能够进阶,改变家庭甚至家族的命运,那么上学读书可能是最优最有效的一条途径。放之古代,通过十年寒窗,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放之现代,努力读书考上好的大学,可以谋到一份体面的好工作。
当然,这也许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最理想状态。但现实中却总有不如愿的情况,读书上了大学,毕业后却不一定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尤其是现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面临的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相反,一些没上过大学,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却在社会某个领域混的风生水起。由此,社会上也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唱衰论调。
读书最浅显的作用是学知识,学技能,这是将来最基本的谋生手段。不过读书最深的意义应该体现在思想的高度,做人的格局,不同角度的思维,对社会和人性本质的认知,对趋势的把握和跟进以及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不少人通过努力读书,成了卷面的高分天才,他们获得了最浅显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读书最深的意义方面却是一知半解,所以,在攀登人生阶梯的时候气喘吁吁,力不从心。
读书也会造就读书人的一种孤傲的心态。自古以来,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也许是读书人的一种通病吧。为了维持文化人的自尊,放不下身段去做世俗的事情。然而恰恰相反,读书不多的人却没有这么多讲究,他们的人生真理也许就是极力钻营,放得下面子和身段,极力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所以,这也是当今许多“网红”开视频,搞直播,镜头前的一顿搔首弄姿,扭捏作态却能获取丰厚收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