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班里有几个老大难:不听课,不写作业,一上课就想往桌子下边钻。

听其他老师说,上其他课也是这样。

昨天晚上上自习,讲练习册。在学生订正错题的功夫,我走到其中一个孩子前面问他:“我下午改作文了,看到你给妈妈写的信了。你很想妈妈吗?”他不吭声,很轻微的点了下头。

“如果妈妈知道你在学校上课是这个状态,”指了指他握在手心的小玩具,我接着说:“妈妈会怎么想?”

“很难过。”小的几乎听不到的声音。

“那现在开始,上课尽量好好听,期末考试时,考个好成绩,作为送给妈妈的新年礼物,好不好?”

“好。”声音稍微大了点。

接下来的一节课,这个孩子基本不用咋看了,该写时写,该读时读。

看起来很管用的方法,可是有效期只有一节课。

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几个,都是当时效果特别明显,可持续时间太短,都是一节课或者两节课,时间最长的也不过一周。

我想知道:既然能找到抓住学生的点,为什么有效时间会那么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