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独立》,父母与子女完美分离。


从事教育,不仅仅教,还要育人,作为母亲,如何养育,这也是一门需要学的课程。

《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一本厚重的书,作者用心良苦。在家庭教育的焦虑时代,每个家庭各不同,每位父母都有自己的养育逻辑,然而,每个家庭实际育儿过程中,依旧会出现不同的困惑和问题。


20世纪40年代,社会学家伊芙琳和鲁本,将家庭发展划分为六个周期。家庭发展是从一个周期向另一个周期发展的,家庭是生命,家庭变成怎样,生命就会变成怎样。而出现问题往往是在家庭发展周期发生转换的时候,家庭如果不顺应这些,问题就可能会出现。

六个周期依次为:独立成人期、新婚成家期、养育新人期、孩子成长期、空巢期、夕阳晚景期。

我初为人母时,同所有妈妈一样,是兴奋、更是幸福。离不开孩子半步。甚至孩子的哭声也会疼哭了你的心。身边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你,孩子哭不要马上去抱,否则,他会经常用哭引起你的注意,你放不下他。实际上,孩子哭是他的一种语言,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孩子潜意识里对妈妈是有记忆的,这种记忆,是安全感。所以,有的人成年了,依旧没有安全感,很大可能是在婴幼儿时期缺乏高质量的陪伴。

如果孩子满月后,就送到奶奶家或者姥姥家,等到上学了,接到自己身边,这个时候,会发现孩子很多的不好的习惯和问题。如果再把这些问题推到养育的老人身上,家庭矛盾就会出现。而孩子婴幼儿养育的责任是父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因为,你的孩子你要懂,并且读懂。这就是家庭发展周期发生了错位,不仅孩子会出现问题,家庭成员也会出现问题,比如婆媳关系,很多都是因带孩子观念不同而产生。


我的儿子今年考入大学,刚满十八周岁,进入独立成人期。朋友有经验的跟我说,现在开始,你和孩子的对话最频繁的,就是他缺钱了。书中说,要钱也是一种情感联结方式,虽然开学到现在,生活费应该是够用的,可对话的字数是我说的多,他说的少。这个时候进入了离家独立期,该放手放手。此时,做父母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离开自己,离开原生家庭,去学习,去成长,去磨练,有准备的正常的进入他的下一个周期。

养育儿女,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让他在与父母关系里体验被接纳、被引导、被欣赏、被肯定,帮助子女确认自己。才能让孩子与父母完美的离开,去独立、去生活。

好的教育是作为父母,不论何时何地,都不焦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