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早一些时候就感觉到,除了外出旅行,自己日常随手拍来拍去的,几乎都是花花草草,而且后期多是处理成小圆形——花草的“大头照”。
记着布哥曾指点,拍一组照片时,要考虑景别,也就是取景范围大小。大到繁花片片游人如织,近一点,几朵花在花丛中,再近一点,一朵花的花蕊花瓣特写。精髓即是“远者取其势,中者取其形,近者取其神。”
自然,再拍时就留心了远中近的势、形、神。然而,平时的随手拍并不是专门去植物园或去看花展,只是日常的生活圏,零星来自路边的绿花带或自家的盆栽,不微距,拍出来杂乱,无美感不说,也没个突出的主题,不尽如人意。
再回到多是拍花上,如果只爱拍花也无可厚非,但是我分明不是只爱拍花的,一切感觉美好的都爱拍,何况我的美点又特别低。
而生活工作的圈子,拍出来比较满意的,能给人以安慰的,除了晴天时的蓝天白云,寻常见的,似乎就只有这些花花草草了……
这遗憾,在上周末去江苏南通偶遇荷“塘”时达到了顶峰。
唐闸公园里荷的生长地压根称不起“塘”,在小河边。虽是有几处,每一处都小得可怜,五六个平方,稀稀拉拉沿河岸散落着,一两枝半开,几顶才露尖尖角。河水浅且浑,条条水草飘浮,河底污泥依稀可见。
上海的顾村公园、古漪园,好多公园里都是整池整池的荷花。月笼碧池,暗香浮动,那荷塘夜色想想就美啊!而这荷花,竟然能种成这样,我也是醉了——无疑非常失望,手机在手,举起拍的欲望都没有。
真真切切地瞅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到毕竟还是荷花,又举起手机,努力捕捉它的气节与神韵。
那天准备简书文章时,翻相册,看到这几张照片,墨草,浑水,污泥交替在眼前闪过,没有了欲望。可翻来看去,其它的似乎也没特别入眼的,于是回过头盯上这荷花:毕竟是荷花呀!试试看吧!
习惯性地用圆圈套了下,把拍的照片放大缩小、上下左右移动,感受画面不同的效果,遗憾、纠结如影随形,不禁羡慕嫉妒恨起了一位文友——
辽河人在远方。他主页发的图片,我都会凝神良久。
他照片选材,也是他生活或去过的地方,或是偶遇,或是静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异国那一望无际的洋面,一二行人,数桅帆船,间或一鸥翱翔,一狗凝眸。
一色的海天,不是我见过的湛蓝或者灰茫,分不清天还是海的一色,是天与海有着共同的色彩——海里流着金,空中溢着彩。看天,大片的云朵醮满大海的深邃,望水,夕阳下的海面浸透霞光的绚烂。
日出,日落,朝霞,晚霞,虽然我傻傻地分不清,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美,简洁的美,极致的美,令人窒息的美,每一张都想拿来做屏保。
而自己,每日里只能行走在钢筋水泥之间。虽说在国际化的大都市,但在远郊开发区,不但一片像样点的楼都没有,而且周边环境差。
而虽说在远郊,又一块像样的田野也没有,几块有点规模的菜地,又被围墙圈了起来。能看到的零星的小块,不过是被勤劳的村民在房前屋后沟河边开垦出来的。
“可是我……又如何……”只能缩小自己的视线,努力地从小花小草这些鲜活的生命中挖点喜悦的种子,让它们在单调枯燥的生活里开出花来。
再想起唐闸公园里的荷花,它们甚至还不如我们这些普通人,它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长空间,被扔在烂泥里就只能呆在烂泥里。
然而它们却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不蔓不枝,肃然而立,努力绽放自己最美的容颜,不辜负这一年一辈子的花事。
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如唐闸公园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