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我上学比较早,爸爸让我五岁就直接跳级到二年级。说启蒙要早,他是老一代知识分子,那时就有萌生了早教的概念。而且,老爸总拿一个叫做中国科技大学招生少年班的来做比较,当时,他特别赞同,因为与他的教育观点不谋而合。
五岁,直接进入二年级。
我最害怕的是拼音: U和ǘ,带两点和不带两点,真得区分不开。
还有in和ing,
什么时候带g什么时候不带,完全懵圈。
还有是一种混沌叫做:除不尽。
有余数,我的余数总是比除数大,是这样:20÷3=5,余数5
所以,我的学生时代总是充满了老师的训斥和不理解,因为姐姐年长我六岁,也跟我是同一所学校上学,老师都被姐姐的优秀和才华所折服。
无论怎样,都无法理解我的无知(他们从不管前面的两个字“年幼”)。
所以,进入到国企职场,一切也因为我的无知而变得有趣。
首先,是话务员。
那时候,打字最快得是五笔字型的打法。这种类似把字体拆成一个个部首,而这种部首,又是一个叫做王永民的人发明的,虽然它的输入撇开重码的可能,而且速度很快,但使用它的方式却要离奇的高强度训练和记忆。
最重要的是,它的部首拆分很奇怪。不符合我们写字的常规。
那时,电脑根本没普及,我在大学暑假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一台小霸王学习机,里面带五笔输入练习。
刚开始时,是很多字母从眼前飘过。
练习指法。
后面,又是很多奇怪的部首飘过,训练部首。
第三级练习,就是很多字从你面前飘过。
这时,你可以控制飘移的速度,然后,开始拆字,只要一输入正确,那个飘移的汽球就“通”地一声炸开了。
于是,当我刚进入通信行业,成为一名话务员时,我每天的工作,查询各种单位、地名时,仿佛看到一个个汽球,飘过,我就象打怪兽一般,打得很过瘾,而且,因为我玩命般上瘾的打法,打得比别人都快(乐)许多。
每一天的工作,我其实是在打怪。
所以,很快,我就从一个话务员转成了信息员。
这时,我就又遇到了难题。
个信息员要与人打交道(采集信息)之外,还要会做一些表格,把信息和查询编号增加到表格里(整理信息),然后导入数据库。
我性格内向,而且纯属于自嗨型,与朋友家人聊天尚可,但去谈事,真不是块料。但是,现实不管那么多,当时急需要去收集一条为家中宠物接生的信息。
一位客户打来电话,说自家的狗狗难产,那90年代,固定电话都不容易找,哪里来得宠物店啊!
我翻开号码簿,黄页,那时候电信行业免费为商家、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印制号码簿,也叫做黄页。里面是所有办公单位的电话号码,号码是免费刊登的,里面有企业做各种广告,广告费用来支付印刷费。
我先是找了医院,想了许久,觉得不对(感谢我的当年的直觉)。
号码簿是按行业划分的,于是,我又找了防疫站。
“狗狗是宠物,被狗咬了要找狂犬疫苗,狂犬疫苗是由卫生防疫站提供的”。内心完成了这一逻辑之后,于是,在内心里我确定了要从这里找到信息。
从容中,我拨了电话,是一名口气比较温和、年龄较年长的男性接听,他听了我的叙述,沉吟了半晌:“对不起,我们这里是为人服务的。至于你说的为狗狗接生,那个应该到兽医站问才对。”
我到现在都很折服于他的涵养和高素质,而且,不仅态度一流,而且甘于回复震惊问题的一个核心答案:解决这个问题要去兽医站。
唉,这个黄页号簿的分类真是害死人,兽医站为什么不放到医疗里?而是另辟一个人家想都想不到的分类。
以后,我做行业分类一定要按我这种头脑的方式去分,这样,大家才能拿到号簿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用依赖其它技术。因为信息资源很奇缺啊,有个资源就把它用得淋漓尽致才对!
这是我今天读书中,有把消费者当成“老太太”,用最简单的方式让他们理解产品,这个概念在20年前我就深有体会。
于是,在当时摄氏零下40度的低温,我坐公交车,然后换走路,花费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兽医站,没怎么沟通,对方就被我的执着和真诚所打动。
结果是,不仅为我提供了兽医方面的资讯,而且自此跟我建交。
在我既不擅长沟通,又性格内向的情况下,我却突然摇身一变,成了类似二传和中介的角色。一头是我的客户,向我提出需求,另一头,还是我的客户,成为供应端。这次以后,我在信息行业里,慢慢着道了。
紧接下来,我又遇到难题了。
1998年,这时,已经进入WINDOWS时代了,刚刚开始启用拔号上网。
因为是通信行业,这些网络新东西我们都会走到其它的前面。我们那时的部门叫信息数据部科,所以,又和互联网扯上了关系。
在营业厅旁,我们另辟了一个演示区,免费让用户来体验上网。所以,我们的工作内容一天是外出信息采集,第二天的工作就是数据。而当时,所谓的数据工作,就是在上网演示区值班。数据演示区一共有六个座位,摆放了六台电脑。在厅店内有洗发和茶几,供客户喝茶、休息及体验。
我是学中文出身的,对付这些电脑可是挺不容易……
但是,我发现,有一台机子通常只需要点击拔号,然后音箱就发出躁音,“次啦次啦次啦”,然后,那个电脑就显示打勾状态。于是,我自己把拔号状态联想成“握手”,就是电脑与网络之间的兵刃相见,然后又握手言和,表示互相接受,网络同意这台电脑的访问了。
然后,又有许多IP之间的设置,我又把它看成是一种签订的条款,就象购销合同,基本上通用的,有部分略有差异,比如说金额,比如说签约单位,因为毕竟不是一台主机。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个注册的邮箱,是新丝路邮箱,用E-mail的感觉真是很好。而且,那时候,“伊妹儿”几乎成了网络和时尚的代名词。而来到演示厅来蹭网的,大都是这个城市的第一代网民,如果说大学录取有零批次,那这批人也叫零次代网民。思维和想法很超前。
正因为在这里的工作,他们都愿意教我一些电脑和网络知识。在这里,我学会了使用Outlook Express设定SMTP和POP3,其实我也不懂什么协议不协议的,我把这些设置看成是自己家的位置到别人家位置的一条通过之路的两端。
而且,在这里,他们还教会我使用EXCELL数据运算,从那时,我已经能熟练掌握EXCELL啦!
后来,记得财务是2001还是2002年刚进入电子化时代,这时,又有人经常找我关于这个数据工具方面的问题,于是,我又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中文毕业生,进入到财务领域。
今天我的故事就到这里了,如果你看到想发表下对这段有趣的职场的看法,或是对有相同感受,欢迎留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