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双11刚过,你买了什么?
今年的各种优惠规则真是rio复杂,像我这种数学不好的人直接放弃了,什么也不买,无欲无求。
天猫交易额1682亿元,突破100亿仅用了3分钟。国人的购买力真的不容小觑。
在这购买的狂欢节中,有多少人可以保持理智?据说有人买了二百多万,买破产了。
在这之前不久,我也是一个有囤积癖的人。东西还没用完就一定要先把新的备好,不然心里不踏实。不瞒你们说,今年618我在京东买了9公斤洗衣液。9公斤对我来说是什么概念呢——我去年一整年才用完1公斤。这些洗衣液占据了我家多大空间暂且不提,更重要的是,我去超市看了一下,发现我买的并没有比超市的平时价格便宜。
各位有需要洗衣液的,请联系我。
也是最近才意识到,囤积这个行为,真的没有必要。很多东西大可以用完了再买,其实不会耽误多大事儿。
提前买了放置很久,看着心烦,用的时候一点新鲜感都没了,也就不会珍惜。你知道我看着家里四瓶一模一样的卸妆水的心情么……
现在还是经常有囤货的冲动,所幸已经能克制住了,想买的时候就想想上次买的用了多久,很多人去年双11买的东西今年双11还没拆开……
人与物,到底应该怎样相处?如果物品有感情,它们是否也会伤心?
自在的人生,应该不困于物,不被物质奴役。花两个月工资买一个包包,我是做不到的。
我们很容易被消费主义洗脑,认为拥有了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有那么多人,年纪轻轻就负债累累,被物欲压的喘不过气,还美其名曰“善待自己”。
你刷信用卡买了一个LV的包,你就是上流阶级了吗?不是的,明天早晨起来你还是要挤地铁上班,顺便还要发愁信用卡怎么还。
人的价值,不在消费了什么,而在于创造了什么。
你买了一本书,拿回家就放在书架上没打开过,就有了拥有知识的错觉。消费人人都会,难的是创造。
商家为了让你买,写尽营销文章诱惑你,鼓吹“趁着年轻买买买”、“女孩要对自己好一点”,“享受当下”,你看的浑身激动,对啊!我要趁着年轻买最好的!我要享受当下!轻松进入了商家的圈套。
年轻时若不积累,等你三四十的时候,就会知道焦虑的滋味。
消费会让人短暂快乐,负债会让人长期痛苦。
这个道理,越早体会,越有益处。
我认为好的消费观是,确实需要的东西,在能力范围内买最好的,做到少而精。这个“能力范围内”,很重要。世界上可以花钱买的东西都在王思聪能力范围内,你不是。
希望我们都不做被物质捆绑的人,活在当下,眼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