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包的内心独白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次在整理包包时:“送人,还是不送,这是个问题!”如果模仿哈姆雷特,家里角落收纳箱里安静的包包,可以上演一出嘲笑我的戏剧:你爱我时,把我挎在肩上,拿在手上,没有我出不了门。你不爱我时不再和我多说一句话,开始嫌弃我占用橱柜空间。我从你的肩上,被压缩打包到了收纳箱,而最后你也彻底将我遗忘。当你搬家想腾空收纳箱的时候,最后一次发现了我的存在,于是你将我带到你朋友家,看我能不能送出去。如果朋友没有要我。你看也不多看我一眼,果断地把我和一堆旧衣物放到回收站”。

  有趣的是,最近大家还为这种抛弃的行为找到了新的高尚借口。几乎身边的人都在讨论“断舍离”,勇敢抛弃不再需要的物品并轻装上阵的仪式。回家打开衣橱,寻找可以抛弃或送人的物品,通过清空来获得仪式感的轻松。可能我的主人也想获得这种豁然开朗吧。如果我被抛弃能让她这样轻松,那我也就欣慰了。可是我的主人,还再继续买认为可以背很久吸睛的,不同款式和材质的包包,皮的,布的,PU的。我知道未来必将再次抛弃那些她未能好好拥有的包,不过在我的记忆中,也许只有那只贵重有特别意义的古驰包包,有可能会用到寿终正寝吧。很遗憾的是它现在和我安安静静的躺在收纳盒里。虽然主人最后把我送人或放到回收站,虽然她注定在消费欲望和渴望轻盈的仪式感中折腾,但我愿她幸福。也许,大约爱就是这个样子;我知道你寡情,可我还是祝福你。毕竟我们有过曾经。

    人们的喜新厌旧在一些物品甚至是人身上太明显了。如果用被抛弃的物品的角度,来控诉人类如何负心寡情的血泪史---如何从商店买回来,如何被主人宠幸,再如何失宠并被打入冷宫,最最后彻底躺在回收站或垃圾桶。 如果要指责主人的“喜新厌旧”,那更要指责营造了这种消费思维的整体环境。这个消费社会的基础就是不断地购入新的产品,代表过去的杂物堆积到一定程度时,结局就是被清空。现在的广告也真是自相矛盾;增分夺秒地培养人们的贪欲心。总在画面上显示新奇,让人心生向往,却不教人珍惜,而是不断鼓励人们购买更新的,更大的,更贵的,更快的。面对日新月异晃得人眩晕的商品社会,人们也许在生活中也会渐渐遗忘人的价值吧。如何让一个不好好尊重物品或周遭一切事物的人去尊重一个人呢?人面对世界的时候,态度总是一致的。前段时间一天早上去公园刚跑完步,到旁边早市菜场看见一位阿嬷跟前放着几双手工千层底布鞋,手上还正纳着鞋底,对面站着一位身着背心,脚夹着人字拖的大叔和一位提着菜的女人,大声的和阿嬷讨价还价。最后阿嬷委屈得快要哭了,布鞋做工很好,是阿嬷一针一线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而对于大叔来说,买这些东西不过就是商品中的另一件战利品。如何珍视人的价值,珍视一件物品中的生命和情感,这个鼓励无止境消费的社会从不探讨这个问题,被我扔掉送掉的包包深深感受到这样的伤害!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人间是剧场】中有一段讲到;比如我能活到八十岁,现在四十多的我意味着生命已经过去一半了,在剩下的四十年里,我需要差不多 二十条牛仔裤,此外还需要八十件T恤,这么估算的话我的生活可以过得很简约。不过我们不是这样购物的,有的人买东西就好像我们有十万只脚,或者是有十万辈子可活。我们当然可以责怪广告公司,不过归根结底是因为你的心不正常。这种不正常的贪欲心对生意人来说是很有利的,如果每一个人的心里很智慧健康,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因为谁还买东西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消费者对包包的思路 Todywu2017-4-9 序:自主品牌与贸易性质的设计工作者,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消费者对包包...
    todywu阅读 8,710评论 2 50
  • 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你可以先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1.你是一个念旧的人吗? 2.你会因为不舍得扔掉东西而囤积物品吗?...
    惜她阅读 15,999评论 1 101
  • Day 1 断舍离是什么? №1 本书导语 在大城市里,居住空间狭小,生活杂物堆积如山。如何让乱糟糟的房间变得干净...
    Jean_zz阅读 8,974评论 0 15
  • P1,课前提问:你躺枪了么? 为什么家里到处都是?好乱好烦,不想打扫,却看什么都想买。 这个东西先留着用,双十一又...
    小鑫子阅读 7,873评论 1 16
  • 周五注会考试放榜,感觉大半个朋友圈洋溢在劫后余生的喜庆气氛中,基本都大仇得报(语文老师敲黑板:成语不是这样...
    舒斗斗阅读 6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