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旧糖纸
林小嫚在整理母亲遗物时,指尖触到樟木箱底一片发硬的塑料——是张皱巴巴的橘子糖糖纸,透明的糖衣痕迹早被岁月浸成暗黄,边角却被磨得光滑,一看就是被人反复摩挲过千百遍。
她认得这糖纸。四十年前那个雪夜,十五岁的她发着高烧,父亲裹着军大衣冲进漫天风雪,回来时睫毛挂着冰碴,从怀里掏出颗还带着体温的橘子糖,说:“供销社最后一颗,含着甜,病就好得快。”那天父亲咳得厉害,却执意要给她读课文,直到她含着糖睡熟。
后来父亲走得突然,是心梗。母亲抱着他冰冷的手,翻遍他的衣兜,只找出半张同样的橘子糖纸,边角同样磨得发亮。母亲没哭,只是把那半张糖纸夹进了父亲常读的《鲁迅全集》里,从此再没提过橘子糖。
林小嫚把糖纸凑到灯下,忽然看见内侧用铅笔写着极小的字,是父亲的笔迹:“小嫚今天说橘子糖比奶糖甜,下次多攒几张糖纸,给她叠个小玩具。”字迹被水汽染过,有些模糊,却像根细针,轻轻扎进她心里。
她猛地想起,父亲走后第三年,她在书桌抽屉里发现过一个玻璃罐,里面装着几十颗叠好的糖纸星星,每一张都是橘子味的。那时她只当是母亲的心意,如今才懂,那些星星边角的折痕里,藏着一个父亲没来得及说出口的约定。
窗外又下起雪,林小嫚把新发现的糖纸和罐子里的星星放在一起,指尖传来糖纸的温度,像父亲当年揣在怀里的那颗糖,甜得让人掉眼泪。原来有些爱从不会消失,它会变成糖纸里的字迹,变成罐子里的星星,在你想起的每一个瞬间,悄悄暖透整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