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力”修炼——十条建议:
1.摘抄:定期做一些摘抄或批注,抄让你动容处,抄给你力量处,抄全书精华处。
2.海量阅读:拓宽阅读版图,让大脑的神经元与更多好书链接,更好的与这个世界进行链接。
3.读根本性书籍:根本性书籍深度参与了职业自我乃至于整体人格的塑造,常读常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读了两遍,第二次阅读时随着经验的累积,理解明显更深入了。
4.具备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读书,读完一本书,能帮助您解决一个现实中的问题,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显现了。
5.与其他书籍参读:不能只读一类书,要与其他类型的书籍参读,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6.读一些指导阅读的好书:《教师阅读地图》给教师评介了很多本体性知识重点图书;而《如何阅读一本书》讨论的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直接告诉您阅读的方法。这都是能让您少走一些阅读弯路的好书。
7.批判性阅读:这是我非常匮乏的能力,之前的阅读更多的是“顺应式”的,所以难以重构、难以深入。接下来,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8.链接教育教学生活:读书不能往书里读,要往书外读。把书中的理论带往书外的生活,指引实践,反复琢磨,最大效能化。
9.心静:阅读时,心一定要静下来,修炼思维力与理解力。否则,容易浮于表面,流于肤浅,沉浸在一种“我很努力”的假象中,自我感动。
10.坚持:最后,一定要坚持。在繁杂琐碎中尝试每天进行至少40分钟的阅读,给自己一节课的时间,相信坚持的力量。
附魏智渊老师《教师阅读地图》中推介书籍:
第一阶段:成长期
第二阶段:成熟期
第三阶段:卓越期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始终相信:阅读,是塑造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最好方式。
当今的时代,是个浮躁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冲击着我们的内心,如何坚守自己,如何纯净心灵,不需要别人认定,而应该自我探索。
通过阅读找到自我,把自己作为成长自变量。去寻找,去挖掘,去延展,去沉淀……而后,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