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朱利安·巴恩斯的《终结的感觉》,几天以来都感觉自己有如抽掉了主心骨,又像是大病了一场,真的觉得对这个世界有一种虚无和无奈感。不知是作品本身的魅力还是自己意识里本身就有这种想法存在。
十几年前非常喜欢阿兰德波顿的书,读来像小说又像是哲学小品又像是散文,正中了我这种文不文,哲不哲的政史专业的口味,而现在接触到巴恩斯的书,据说他的书还被当作礼物送给中国总理夫人,可见他在英国受重视的程度。刚读他的文字,同样让我欣喜,行文及小说的框架都充满了睿智,让人读来饶有兴致而又猜不透结局,一直到最后一刻,才恍然大悟,却心甘情愿乐于被作者愚弄。可是到了最后,又让人陷入巨大的绝望之中,代入到小说中的人物身上,几无生存下去的期待,小说中写人物的死亡向来是被人唾弃的,写不好被人说成了矫情,故事不入情入理,难免被读者嘲笑了去,死者死得一钱不值,只是为死而死,毫无价值。可是他的小说中,读到的自杀者,人物的死亡让人觉得是必死无疑,这一路下来只有死路一条,也许这也是让人感觉绝望的原因吧!
另外,作者对怀疑主义的引入,对我的心理又是一大挑战和嘲讽。这么多年以后,我一直觉得回忆是最值得珍藏也是最真实的。当下和未来都不可靠,只有发生过的历史才是最真实的,所以回忆里应该都是最真实的历史。可是偏偏作者在这个时候不合适宜的开了个大大的玩笑。这部小说以回忆贯穿始终,小说里的主人公一直以为的事实其实完全跟他想的面目全非,有时人自己亲历的,看到的,未必就是事实。何况有些事是新闻主观的报道,有时还可以是事实的表演。多年后,时过境迁,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好像自己也只是个局外人,旁观者,也无法还原当时的情绪和心境。自己的人生,活着活着,就成了束之高阁的故事集,需要哪一集就取下那一集,承前启后的工作大可以临场发挥,关键在你讲故事时你的对象是谁,你在他面前可以是谁!
回忆里哪能全都是事实,回忆里有很多事都是骗人的。这对我来说,无异于一个晴空霹雳。但细想起来,却又是不争的事实,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哪怕现在是明明白白的记录,有文字,有图片,可这些也都是经过加工的,甚至是可以随时一笔勾销的。事实上,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这么说来,其实,文学创作,作品也许来得更真实一些吧!
最后说一句额外的,自己要宽厚一些,曾经对别人的恶意,最终伤害的却是自己。回忆起来,可能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如此,我想,尽量真实的纪录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