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长木云伊
这里的大学,不是上大学的大学,而是《四书五经》里的《大学》。今天就简单聊聊《大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叫做“诚其意”的。下面是书中的原文,我分三段来说明一下。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首先,“自欺”与“自慊”就是一对反义词,诚其意,不能自欺欺人,那就需要“自慊”,而要达到这种状态,就需要“恶恶臭,好好色”。理解成讨厌恶臭,喜好美色,可以跟前边的“毋自欺也”搭上,但怎么也跟后边的意思搭不上,再说很平常的讨厌恶臭与喜好美色是人天生的状态啊,又跟“慎其独也”有什么关系呢?别人会说即使不慎独也是一样的啊。所以,此处“恶恶臭,好好色”不能按现代“词”意来解,因为古代一个字儿就是一个意思,没有词的概念。“恶恶臭,好好色”,那就是讨厌恶的事情,如同讨厌臭味一样,喜好良善美好的事情,如同喜好美色一样,但达到这样的状态,是需要修炼的,这也就跟“慎其独也”联系上了。
也许有人会问,我一直都这样啊,我就是“恶恶臭,好好色”啊,这有什么难的!是啊,当一件事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时候,大家都可以义正辞严的讲上一大段,就像小时候邻居家的父母一直比较惯着孩子,别人家孩子做错什么事情,他们总是要讲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应该怎样之类。而轮到自己家的孩子,他们又是另一套讲法,就像他家的孩子差点儿把房子点着,他们也没说什么。就是“恶”不涉及到自己的时候,他都是很厌恶的;就像“好"跟自己相关的时候,他都很喜好的。但当”恶“涉及到自己(或者压根儿就是自己做的),”好“跟自己没关系的时候,自己就不能保持一个“独”了,所以后边说,"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段话说的挺直接的,把“小人”的行为一下子描绘了出来。这里小人,不是那种在人背后使坏的人,这里的意思更接近平常人或者小人物的意思,就像《易经》里经常出现小人怎么样,君子怎么样的,跟现代过年踩“小人”的小人不是一回事。小人们闲呆着就干坏事,没什么下限。见到那些品格端正的人又躲躲藏藏的,就捡好的讲。在别人看来,就像一眼能看到他们的心肝脾肺肾一样。所以说要心中诚,而表现于外,不是表里不一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慎独。
要达到这段可真是不容易,不是简单的就可以诚于中而形于外的。就像几个人还可以督促着学习、进步,而一个人的时候说不准就懈怠了,玩儿会儿游戏,看看电影或者撸一把,反正一个人的状态与大家在一起的状态不一样。再如夫妻二人,分别在对方的家里都表现的很好,抢着干活,争着付钱。而两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就变了样子,甚至家务什么都不沾手,这也跟这段话讲的是一个道理,则何益矣?诚于中,而形于外,就像《道德经》里讲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有些类似。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这段强调了一下“独”状态是多么严格,像十只眼睛在盯着,像十只手在指着,你说有多严格?富有了,可以好好装修下房子,德行高尚了,身体才能舒爽,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诚其意了。
慎独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状态,达到这个状态了,自控力真的是相当厉害(或者终极状态根本就不需要自控了!),达到这样的状态,也就是“诚其意”了。现代社会,很多时候如果达到这种状态,估计会被叫做“傻帽”吧,不过就是有很多事情,都是这些傻帽做成的。我不是傻帽,我只是在慢慢修炼。
(尊重原创,欢迎转载,请简信联系本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