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就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所谓数感就是关于数的一种说不出来的理解,有的时候讲不明白,说不出来,但是感觉是在的。就好像开车的人有一种车感,遇到难开的地方一开就开进去了,你问他你怎么这么准就开进去的,你让他讲就讲不出来了,这就是车感。
数感在是如何发展的呢?数从开始首先是20以内数的认识,然后是百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再然后是较大数的认识,这些知识一直在培养一些初级的数感,这种感一直是和物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对数的感觉一直是有一种物质在支撑的,比方说,看到2,立刻会想到2个东西这叫基数,第二个,这叫序数,它是和一个东西对应着的,所以掌握数是以对物的理解来支撑数的,这是第一个阶段。然后慢慢的数就发展了,比方说还是这个2,再发展下去就不仅是对应2个东西或第二,而是对应着“你有1份,我有两份,或者你有两份,我有四份,我是你的两倍”,数就可以来表示关系了,数就可以支撑关系了,所以数从表示物发展到表示关系,比如本质上2/5米是表示数,2/5是表示关系。
刚才说的数无论仅仅是表示数还是表示关系,那都是以点的方式存在的,然后从一个点的感觉,就是数好像一个点一样是确定的,发展到一条线,之前的2就表示2个物体或者2倍,就是确定的2,发展到1.5~2.4是一段线了,数感不是教出来的,是体会出来的,教的是能讲明白的,讲不明白的要体会,感就是教不明白的。
不管是点也好还是线也好,无论是2还是1.5~2.4,这个数的感觉都是确定的,慢慢地这个感觉发展到不确定了,“用字母表示数”,体会不确定,因为不确定了,所以用数无法来表示了,就要用字母来表示。
不管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这个数都是存在的,慢慢地从实在的数发展到不存在的数,也称虚拟的数,这个数的虚拟性可以通过“平均数”体现的。平均数不是实际存在的数,它是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的。也就是说平均数有两个内涵点,一个内涵点是表示一组数据的真实水平,另一个内涵点是这个数是虚拟的。
再往下发展,一个数无论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它都是绝对的慢慢地数又发展到相对的,这就是“负数”。0、1、2等都是绝对,比如我们把3定义为0,那么4就变成了1,2就变成了-1,也就说一个数我想让他变成几它就可以变成几,数就变成好玩的了。
数感是成长的,每一个成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