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本书非常好,值得给很多“三分钟热度 ”的人推荐一下,那就是:
古川武士的《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说到习惯,一般就是人们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或几个月、几年长时间一直以来控制着你的言行和对旁人反应的动作或行为。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很多成功人士、高效人士都培养了较好的习惯。当然坏的、不好的习惯也会浪费我们的很多时间,当我们养成了很多习惯,就会如同每天早上刷牙那么简单了。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保持行动自动地持续进行,就是“习惯”了。
所以也可以把习惯看成是“不依赖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的状态”。
心理学家也说,人类有95%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大部分的无意识行动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一旦我们的身体学会某种行动,不用思考或努力就可以轻松做出反应,将这种行动化为习惯,就可以在无意识中进行控制,一旦化为习惯,就可以通过较少的劳动获得较大的成果。
也就是说,我们所有行动几乎全部,或至少有95%,是由我们本人的习惯所决定的。
我这个人自控力还算是比较强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养成了不少好习惯,但是令我好奇的是为什么有些习惯坚持下来很容易,而有些习惯却咬着牙也难以坚持?还有就是当我在培养一个好习惯时,我会好好坚持一段时间,越往后期越觉得会有些提不起劲来?庆幸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不同的习惯养成,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如二十一天说、一个月说、三个月说、六个月说),所需时间的长短依照想培养的习惯的种类而定,习惯不同,习惯引力作用的强度也不一样。根据不同的时间,习惯有三种分类:
程度一 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即每天规律的行为,例如,读书、写日记、整理、节约、记录家庭收支等。
这些行为习惯根据工作或生活环境不同,比较具有弹性,所以对人类而言,培养行为习惯难度不大。
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
程度二 身体习惯
身体习惯是与身体节奏相关的习惯。例如,减肥、运动、早起、戒烟、肌力训练等。
相较于行为习惯,培养身体习惯带来的变化对人的影响较大。
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三个月。
程度三 思考习惯
这是与思考能力相关的习惯。例如,逻辑性思考能力、创意能力、正面思考以及纾压思考等习惯。
思考习惯与当事人的性格有关,所以对于变化所产生的抵抗也最强烈。
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六个月。
如上所述,配合不同的变化程度,培养习惯所需要的时间也有所不同。知道了这个,就可以根据自己所想培养哪方面的习惯对症下药了。
根据是否能马上看到效果,也可以将习惯分成短期习惯、中期习惯和长期习惯。
短期习惯有如整理、存钱、不看电视、减少开电子邮件的次数等;
中期习惯有如时间管理、写日记、考职业证等;
长期习惯有如阅读、拓展人脉、健康管理等。
越是短期习惯就越好建立,效果也比较明显;越是长期习惯就越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效果可能不会一下子就显现出来,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见分晓。
但是若想拥有长远的眼光,培养各式各样的好习惯,让自己真正成长,有所收获的话,必须要培养自己的长期习惯。
对照自己,原来,以前的我认为容易培养比较好坚持的习惯只是停留在程度一的行为习惯和短期习惯上,这类习惯本来培养起来,坚持下来就较容易,而一些程度二、程度三的、长期的习惯本来培养起来时间就需要那么长的,效果自然不会立竿见影。
所以要想清楚地知道自己五年、十年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达成什么梦想,工作上想得到什么样的成就,就要明确长期目标,培养长期习惯。
坚持到后来提不起劲的原因,看了这本书后我也找到了答案。
原来,要把一个习惯培养起来,必须经历三大阶段:
反抗期(第1天 ~ 第7天)
这个阶段困难重重,很想放弃;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保持节奏,不要贪心,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还要坚持记录,具体观察,减少行动的不固定性。
不稳定期(第8天 ~ 第21天)
这个阶段容易被环境所影响;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找到合适的行为模式,建立应对突发情况的例外规则,科学设定奖惩措施,十二项“行动开关”会让你远离失败。(十二项行动开关本书中有详细介绍)。
倦怠期(第22天 ~ 第30天)
在这个阶段就会提不起劲了,会感到厌烦;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小变化会产生大动力,尝试新的挑战,拟定长期习惯计划清单。
知道了这个,也就清楚了现在为什么好多集中训练营,打卡群都是以21天或30天为单位了吧!
其实过完了21天也才刚刚过完了培养习惯过程中的不稳定期而已,如果想真正把习惯培养起来,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一个月、三个月、一年、五年……甚至更长。
所以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在培养习惯过程中不要轻易放弃,更不能目光短浅,革命尚未成功,怎能就打退堂鼓呢!
PS: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本文原创作者sunny,微信公众号sunny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