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网师团队还不到一年,可我一直被新网师团队温暖着。
今年春季,我很功利地选择了中小学课题研究的课程。我当时的选择,是因为校长对我的信任,委以我做省课题的重任。我虽然有过是课题的经历,但我肚里真是一穷二白,没经验,没内涵,问我还真是一问三不知。要想完成任务,只有认真学习。
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来,遇到一群真性情的团队。我的心彻底被融化了,我要做一个虔诚的研究者,解决生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我的改变,来自于团队,来自胡老师的真性情,来自她对学员的托举。
第一次相遇。我记得那段时间,刚好是新网师选课,我就选胡新颖老师的课程。那时我只知道我的讲师是胡新颖,课题研究的课程很难。因为我们在选课时,都有难度系数的标识,我们这个课程标了4颗星。我当时就有点畏惧,但我选的写作课给了我信心。因为我加入新网师选的第一门功课就是写作,跟着李镇西、郑建业老师学了一学期,竟然得了一个榜样学员的称号。这个荣誉对我来说是极大鼓励,肯定了我的学习能力,也给了我挑战课题研究的信心。就这样在犹犹豫豫了几天之后,我选择了课题研究课程。
过几天,看到微信群里有个讲座,一看讲座专家,就是胡新颖老师。我当时一阵激动,这就是接下来我要跟随的老师,那她的讲座我必听了。讲座的内容我忘了,但胡老师的这个人我记住了。她是那样的热情,讲座时的激情,常常感染着我。我就莫名喜欢上胡老师。让我想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关系好了,那么这门课的的成绩,孩子是不会差的。我想着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慢慢被岁月打磨掉的热情,对工作的倦态,对学生的无力感,找不到工作的方向。看到这样一位热情洋溢的,对课题研究如数家珍的胡老师,我特别佩服。她如一道光,照进了我混沌的世界。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我想靠近,我想追随她。但我知道,她太高太高了,如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遥不可及,唯一可以让她看见我的,就是让自己变得优秀。就如米永丰老师对我说:“期待您早日涌现出来。”米老师对我的鼓励,我一直留在手机里,每当我坚持不下了,感觉疲惫了,常常翻开手机看看这句话,从中汲取到一些能量。给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能量。就这样,我算是第一次见到了胡新颖老师,算认识了。第一次遇见,就萌芽了想成为她义工的想法。
第二次,如愿。
郝晓东在《未来老师》这本书里,让我知道了承担即成长,也确实在写作课时,当我坚持不下日打卡时,就因为打卡点评员的身份,让我找回自己,重新调整自己学习方向。那么,在课程组里,我要成为一名义工。于是,我就开始期待他们招义工的告示,但我后然发现,他们好像有了义工团队。我当时就很纳闷,这个学员不是刚刚召集起来吗?为什么不要义工呢?有点沮丧的同时,还是很殷勤地关注课题微信群公告。
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11日上午,我发现群里需要招三名义工。我当时正在路上开车,心里既紧张又开心,还有一份焦虑。紧张在于群里400多人,而义工地名额只有3个,会不会被别人抢走了。我现在开着车,我要怎样才可以把这个名额拿下呢?我课题不会做,我做义工能做什么呢?我能行吗?一串问号之后,我还是把车停在路边。我那颗活泼泼的,向上的心告诉我,我需要勇猛精进,需要深度卷入学习。我还有什么可以退缩的,我如果真想学,我一定可以学到课题研究精髓。我给自己鼓劲。我加了邝老师的微信,但他没有及时通过,等了8分钟之后才通过。这等待的8分钟,我的脑海里上演着各种画面,是不是已经招满了,这个通知发出来,到我发现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邝老师怎么还没有通过呢?算了,满了也没办法,我已经尽力了。就这样在心里面不断独白,短短8分钟,我的脑海里创编出各种版本。
邝老师验证通过了。心理一阵窃喜,又燃起了希望。立马按招募要求推销自己,“我申请课题组组长,有情怀,有担当(当担),爱学习的中年教师。”
邝老师悠悠回我一句:“做过课题没有,上学期选修课题研究没有?”
“做过2个,上一年是市级的。”
“上学期选修力量教育写作,优秀学员结业,还是榜样学员。”
“这个可以。”简短的言语中,就担心邝老师把我拒之门外,一直卖力推销自己。直到邝老师对我的肯定,我那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了。
(后续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