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 1买的宝贝,你都收到了吗?
这几年来的Y情,让我身边朋友的消费观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热切地追求金钱和物质,他们认为只有物质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而另一种,却是急切地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不停地给自己充电,他们认为面对不确定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无可取代。
但是这两种人,他们都过得并不幸福,因为无论是对物质还是精神的追求和满足,都是Y无止境的。
可我们身处在一个物欲横流、内卷严重的时代,诱惑与选择无处不在。不断地向上比较,让我们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每天当我们面对信息轰炸,要如何能让我们宝贵的注意力不被抢夺? 我们又如何从“加速文化”的牢笼中挣脱出来,不随波逐流,而是去好好思考的人生本来的意义。
《自在人生》这本书,阐述了我们如何在复杂环境中绝地逢生,逆向求解的方法。也就是要学会运用自我节制和适当舍弃的理念,抛弃“我什么都要”“更多更好”的理念。
那么对于“物质追求型”人和“精神追求型”人,要如何去应用节制和适当舍弃呢?
首先我们要先明白一个理念,是拥有的物质越多,我们就越幸福吗?其实并不是。
在梭罗所写的《瓦尔登湖》这本书里,作者所过的就是一种非常简单朴实的生活,他发现每年劳动6个星期就可以支付一年的生活费用,他就获得大量的闲暇用于阅读、写作、思考、与大自然相处。这样的生活让他感觉到真正的幸福。
其实说到底,即使是拥有的物质再多,我们也是无福消受的,更重要的是,过多的物质和财F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成为欲望的奴隶,就很难区分哪些欲望是重要的,哪些又是微不足道的,更无法分辨生活中真正的价值所在。
因此在物质上我们要摆脱对物质的执念并学会舍弃,去尽可能地享受“集体福利”,并在个人层面做到断舍离。
其次,在精神层面,我们之前一直被灌输的是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不断进取,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目标等比较J进的价值观,于是我们便进入一个怪圈:征服-Cheng功-快乐-习以为常-新的征服。
我们把自己套在这个循环里,虽然它是正面积极的,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大更强,但是这无异踏上了一条追求“蕞好”的路,但是很显然,我们Y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因此,不如把“蕞好”变成“足够好”,抛弃完美主义并适当地妥协,可以让自己活得自然些舒坦些。
记住,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生,但却存在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