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敬天爱人》里面说:“越是努力的人,越是能力大的人,越要时时刻刻反省,天天反省,否则,人这个东西就会堕落,这是规律”。
我们会发现,越是成就大的人,越是优秀的人,就越是强调这种时时反思反省的自律,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为什么需要如此重视反思反省,自律,到底自律什么?我们的敌人在哪里?
一切的答案,就在大脑里面!
我们在前面几个章节中,从大脑的原理层面导出善有善报必然成立的结论,稻盛和夫所说的,为世人,为社会而努力奋斗,是一个人的最高品质,把一颗至善的发心放在人生与事业上,秉持作为人,何为正确的基本原则,全力以赴,必然会结出善的正果。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与人为善,它实际上代表着大脑里面的共情网络,而这个共情网络的打造关键时期,就是每一个人的儿童成长时期,因此,这个从小到大的成长时期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就成了一个人是否拥有这个共情网络的关键。
人类大脑本能最底层的基因层面脑是在几百万年前的丛林环境中构建完毕的,而每一个人的大脑的关键塑造期,就是出生后的综合环境,其中家庭环境是重中之重。
这两个层面,造就了每一个人的本性与性格,基本决定着一个人一生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
因此,对于所有已经在看本书的读者来说,你是否拥有与人为善的天然品质,是已经大体上定型的了!这就是一个人的性格,甚至对于年纪更大的人来说,这种定型更是达到了顽固的地步。
因此,即使你知道善有善报的因果论,即使也相信它,但是在大多数日常情况下,你的所有默认的瞬间本能反应,就一定还是听从你原本的本性。
有什么样的大脑神经元网络决定着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不过,好消息是,现代科学已经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大脑,终身具有可塑性!
但是坏消息是,在一个已经接近雕刻完成的雕像上,再进行二次修整与雕刻,这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成年后的修身难度会如此之大的原因,我们实际上,面临的敌人,是已经接近成型的大脑神经元网络,我们是要去修正这样一个网络,使得它能朝向一个相对更正确的方向前进。
而这样的修正,又是何其之难,即使成长后,我们必然还是会处在某种社会网络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继续潜移默化进一步影响塑造着我们的大脑,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努力奋斗是在一个既定的范围之内的,这个范围就是所有这些环境综合起来的我们,这就是我们发挥作用的空间,我们无力超越这个空间,因此我们的大脑就在这个空间以内。
因此,实际上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大脑是综合环境的结果,我们有目的的学习某些理念,然而试图来改变人生,这实在是以卵击石,因此,要改变人生,就必须从大脑所处的整个环境入手。
除非,我们能有目的,有意识的去主动修正它。
但是身处某个环境来做这样的事,难度就会变得无限大,这就更考验人的意志,因此,只要我们还在这些环境中,修行就得时时刻刻进行。
这就是我们所要做的人生功课,而自律,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有效重塑我们大脑神经元网络的工具。
《次第花开》作者希阿荣博说:“从长远来说,如果我们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须做到自律”。
而自律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一个符合大脑神经元原理的工具,它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共情网络,还能有效攻克我执。
因此,为什么自律如此重要?我们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敌人?我们需要跨越什么样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