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天早上看着成群结对的大哥哥、大姐姐,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自己走,胸前佩戴着红领巾,有讲有笑地去上学,那时的自己也想着快点长大,可以去上学。当时根本不知道读书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到学校去后,有很多同龄的小伙伴,可以更好地玩耍。而实际上,自己的小学绝大数时光也的确是在玩耍中度过的,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丝丝的甜味,童年的纸飞机还在脑海里飞。
日子一天天过,冬去春来,河岸两旁的柳树枝头绿了又谢,就这样自己逐渐长大,书也读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也渐渐意识到书不仅仅就那几本课堂用本,学校也不仅仅就是玩耍和打闹。自己的第一本课外书应该是初一下学期时,舅舅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说实话当时自己读的稀里糊涂的,相反自己更喜欢读一些零碎的杂志报刊,像《读者》什么的,对书中的别扭拗口的名字感到不适应,对书中的保尔的故事感到不解。所以,没读几章后就不知扔到哪儿去了,躲在角落里吃会。身上的变化除了书越读越宽泛外,还有身边的人。那些之前天天在一起打闹的小伙伴们,有的去了城里读中学,有的转到县里其他学校读中学,隐约从大人口中得知那所学校教学质量更好,生平第一次有了竞争的意识,察觉到别人已经领先一步,自己无形中已经落后了。
很快,自己读完了高中,考上了大学,步入了职场,在这漫长却感觉像一瞬间的十几年间,始终没有放弃读书,因为为了更好的前程,但不管书读的多么多,学历再高,还是在社会上、职场里摔的鼻青脸肿,摸不着北。而在一次次失败和吃亏之后,不仅反省自己的缺失和不足,也渐渐找到了些读书和做人之间的联系。
读书的过程相当简单纯粹,抛去应试教育的课本和试卷不说,读书的过程是愉悦和享受的,摊开一本书,你此刻可能正在和司马迁对视私语,穿越回到两千年之前,赞叹古人的睿智和勇气;而下一刻你又可能飞跃几千里来到异国他乡,欣赏另外一种语言之美和文学造诣,揭露人性的丑与美或描写生命中的一草一木,细腻的情感和幽默的讽刺。读的越多,仿佛自己越富有,但也越感到自己渺小和贫瘠,一方面感叹自己根本写不出这样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文章,另一方面感慨自己不能春风化雨,学为己用。但渐渐地在整个读书过程中,有了“疑”与“不疑”的辩证领悟。
有时对于一本书举棋不定,不知道该不该买,该不该读,犹豫不决,怀疑其内在的含金量和营养值,但在询问朋友的意见,别人的评论后,抱着尝试的心态一读过后,或欣喜或失望或茫然。而对于那些被时间和大众论证为经典或热门著作,抱着坚定“不疑”的态度,将其买回,展开阅读,但对于书中的某些观点、描述或人物的设定,自己又有所“疑”。正如胡适大师所言的“读书要在不疑处有疑”,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观察,才能辩证地看待经典著作和文学大师,才能看到华服之下也有抽丝。
同样,在社会上与人处事久了,也渐渐领悟出同样的道理,做人做事一方面要问心无愧,怀不得半点的私心私欲,同时待人接物也应像读书一样,做到“不疑处有疑,有疑处不疑”,既不盛气凌人,得意时忘乎所以,也不卑颜屈膝,失意时妄自菲薄;既不怀疑自己,也不要去猜忌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