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则学论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思无邪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从:依、顺从

择:选择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我选择那些优点去学习,看出的那些缺点就去改正。”

 “见人善,既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指导我们虚心向别人学习,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非常有益的。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师项橐的故事就反映了孔子这方面的品质,我们如果能学习到孔子这一品质,怀着一颗空杯的心去接触任何人,那么我们不紧可以做到谦虚待人,更可以无时无刻去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即使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也...
    独者L阅读 5,392评论 0 3
  •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1) 监:同“...
    学会学夫子国学阅读 3,928评论 0 7
  •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父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
    博铭教育阅读 1,716评论 0 0
  • 王夫人和赵姨娘分别为贾政的妻妾。妻和妾同属一个男人,有天然的竞争关系。皇宫中皇后和众嫔妃的争斗其实也是妻妾之间的竞...
    郁林爱折腾阅读 4,522评论 7 9
  • 昨晚公司聚餐,在地下室打火锅,可能是烧炭的原因,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一开始谁都不知道,也没往煤炭中毒那方面...
    金水金水阅读 1,462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