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即使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这样既忠心又讲诚信的人,但是他们却不像我这样好学。”
【注释】
1) 室:房间,这里指人家。
2) 邑(yì):城市
3) 丘:孔子的名
经文讲解
曰就是“说”的意思,孔子说:即使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这样既忠心又讲诚信的人,但是他们却不像我这样好学。
十室之邑
室,我们都在室内,对吧,这里是人家的意思,我们再看“邑”,看甲骨文,也就是最早的汉字,上部的方框代表四面围墙的城池,下面一个席地而坐的人形,表示居住。邑的意思就是指人们聚居的地方,后来指一般的城市,“十室之邑”就是“有十户人家居住的地方”;
甲骨文识字
邑甲骨文、金文的邑字,上部的方框代表四面围墙的城池,下面一个席地而坐的人形,表示居住。所以邑字的本义是指人们聚居的地方,后来泛指一般的城市。
延伸:从邑(阝)作偏旁的字,都放在字的右边。我们还有一个左包耳旁,放在字的左边:比如陵、隐、障、阴、阳。左包耳旁是由“阜”字变化过来的,这个字的意思是“土山”,所以从它为偏旁的字都与山有关。比如“陵”,指大的山。“隐”,躲藏的时候需要高的土堆。“障”,有屏障作用的物体,像山一样;阴、阳,当然更是山北和山南。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忠,在这里是忠心的意思;“信”,我们说诚实守信,讲信用,谁还记得“丘”的意思?是什么来着?丘本来是小山坡的意思,这里是孔子的名字。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定有像我孔丘这样既忠心又讲诚信的人。如丘,就是像我孔丘一样。
忠信,是人的品德当中最宝贵的东西之一。孔子在这里把“学习”和“忠信”这一优良的品质作比较,可见“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而是内化于人的品质当中,升华为一种道德。中心曰忠。人言为信。“忠信”分别表示人内心和外在的两种品质。对外物,我们不仅仅要有诚信,更应该有“尽心”的心态。现实中很多人也许答应别人的话可以做到,但是他们的内心未必是高兴的,未必是尽最大的努力是完成的。“忠信”两全,才是最伟大的品质。
不如丘之好学也。
这句话意思是:他们却不像我这样好学。你们看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好学!
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来就知道的。我们由此知道了:孔子非常重要的品质——好学。
孔子的一生:
学习和教育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孔子一生都极为好学。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当时鲁国的首都),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精通“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算术)、数(数术)。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杏坛讲学,孔子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活动四十多年。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得意门生七十二人。我们马上要学的《论语》这本书就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的,里边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说的话做的事。我们在学习中会进一步去了解孔子。
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少数的贵族才可以读书。而孔子办了学校以后,学生只要献给“束修”(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随孔子读书。当时孔子的学生中,从地区说,有鲁国的颜渊、冉求,卫国的子夏、子贡,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戎族的秦祖。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贫贱出身的冉壅,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还有梁父大盗颜涿聚。
仕途和周游列国
51岁,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52岁,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53岁,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鲁定公接受了齐景公送的女乐后,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躲着孔子。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
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孔子的游历当中最惊险的三次经历:畏于匡(在匡被人围攻),还有在陈绝粮七日,微服过宋。
附故事:
史料记载,孔子带领诸多弟子周游列国时曾途经匡城。《论语》中《先进》篇、《子罕》篇都有关于“子畏于匡”的记载。《庄子·秋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这是记述孔子游匡历史事件并指出匡的地望的最早的书。
孔子一行离开卫国南下去陈国时,也就是从现在的濮阳到周口去,车子路过宋国匡城(今睢县匡城)。为孔子驾车的弟子颜回(也称颜渊、颜刻),看到来看热闹的匡人越来越多时,用鞭子指指点点,兴奋地炫耀他曾经随着鲁国的贵族阳虎(也叫阳货)到过这里,他和阳虎是从城墙的哪个缺口进来的。
颜回没想到的是,阳虎攻打匡城时,曾进行过掠夺与残杀,匡人对其恨之入骨,只是无缘再见。颜回的一番炫耀正好激起了民愤。加上孔子的相貌和阳虎有几分相似,匡人听到颜回的这一席话,认为是当年的阳虎又来了,马上报告了首领。首领简子立即率领武士把孔子包围起来,围了个水泄不通。
匡人围孔子,吓坏了弟子。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子路(也称仲由)的,是公认最勇敢的人,起初被匡人冲散。他生怕孔子有个三长两短,便不顾个人生命安危,连冲几次才冲进了队伍中心。这时,子路却看到孔子没有丝毫的畏惧之色,正不慌不忙地向其他弟子传授儒学:“周文王死了之后,周代文化典籍不都在我这里了吗?上天如果想灭亡文化,就不会让我来承继!上天如果不想灭亡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样呢?”
子路拿起武器准备战斗,孔子说:“匡人是误把我当成阳虎,我们今天只能按礼仪来消弭这场误解,你来抚琴我来歌唱吧。”于是子路抚琴,孔子歌唱,琴声歌声和谐优雅。
子路看到孔子被非法拘禁,还这样神情自若,感到非常奇怪。孔子说:“在水中不怕蛟龙的,是渔夫之勇;在野外不怕虎豹的,是猎人之勇;面对刀枪不顾死活向前冲的,是武士之勇;能掌握自己命运临大难而不惧的,是圣人之勇。”
从此,孔子的“临大难而不惧”则成了一句名言,后来人们简称为“临危不惧”,这就是这个成语的来历。
当时,听到孔子一行抚琴唱歌,匡人想,这不像阳虎能干的事呀。然后听说被他们围住的是孔子一行,在囚拘他们五日后撤兵。
离开匡地后,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你们若不见峭壁悬崖,就不知从悬崖坠落的可怕。若不亲自到深潭中试探深浅,就不知道溺死的危险。若不见大海,就不知道惊涛骇浪是怎么回事。今后遇事都要知因,分析本质,预测事故处理结果。谁能掌握这三项原则,就不会被忧患缠住了。”
晚年
孔子整理了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春秋时期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民间歌谣,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尚书》是一部我国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春秋》是根据鲁国史料编成的一部历史书,它记载着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的大事。
评价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36岁前的学习:3岁丧父,17岁丧母,19岁娶妻,20岁当父亲,开始当官,管理仓库。21岁,改为管理畜牧。30岁,开办私人学校。34岁,去周室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35岁,鲁国内乱,到齐国。36岁在,齐国遭到晏婴的排挤,回到鲁国。
50岁的仕途:51岁,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52岁,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
寇,摄相事。53岁,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5岁后的漂泊:55岁,季桓子不理朝政,孔子到卫国→陈国→卫国,57岁,回到鲁国。59岁,鲁国→卫国→曹国→宋国。60岁,宋国→郑国→陈国。61岁,陈国→蔡国。62岁,蔡国→叶国→蔡国。63岁,蔡国→楚国→卫国,在卫国一直到67岁。
67岁后的死别:67岁,回鲁,妻子死。69岁,儿子孔鲤死。从政无望,投身学术。70岁,最爱的学生颜回死。72岁,最亲近的学生子路死。73岁,患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