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19
卷五·热病第二十三
6/8
原文: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疭,齿噤齘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原文译文对照:
~~~~~~~~~~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
热病若出现以下九种证候,则是必死之症,不可刺治:
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
1.无法出汗,面上两颧骨部发红,呃逆,易死。无法出汗说明阴经正气衰竭;两颧发红谓之面部戴阳,亦为阴气不足的表现;呃逆为盛邪犯于阳明、谷气与胃气相争、胃气虚衰之证,胃乃气血本源。阴气和本源皆枯竭,自然难免一死。
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
2.泄泻却腹中依然严重胀满的,易死。泄泻之后理当热邪退散,热邪退散则腹中不会继续胀满,若泄泻之后,腹中不但依然胀满,甚至依然严重胀满,这是邪伤太阴、脾阴正气衰败枯竭之证,故为易死。
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
3.目视不明、发烧一直不退的,易死。肝开窍于目,且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眼目,使目睛视物清明;脏腑精气枯竭,则目睛视物不明;兼之发烧一直不退,正说明表里阴气双双枯竭、肝气衰极。故易死。
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
4.老人与婴儿,发烧且兼腹中胀满的,易死。老人与婴儿,均为先天禀赋不足之人生阶段,其生命尤其以脾阴正气为根本,发烧且腹满,此乃盛邪伤脾,也即盛邪伤本,故易死也。
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
5.不得出汗、又呕血便血的,易死。不得出汗为阴亏,再呕血、便血,为邪伤阴分极深,故易死。
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
6.舌根溃烂,且发烧不退,易死。心肝脾肾之脉皆络系舌根,舌根溃烂,又发烧不退,此为三阴俱损,故易死。
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7.咳嗽且鼻出血,又汗不得出、或即便出汗也到不了足部的,易死。咳嗽且出鼻血,这是盛邪在肺、病入阴血;汗不得出为心阳衰竭;即便出汗也不及足部,此为心阴衰竭,故易死。
八曰髓热者死;
8.热邪深入骨髓,易死。热邪入骨髓,则髓枯;髓为至阴之精、骨之内充。热邪进入骨髓,就进入了人体最深处、发为髓热、热而极则髓枯。这是肾气衰竭的证候,故易死。
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疭,齿噤齘也。
9.高热惊厥者,易死。热极生风,生风则身体强直、抽挛,即惊厥,证候包括:腰脊反张、手足抽搐、牙关紧闭且咬牙、磨齿。高热惊厥,说明已阴血大伤,故易死。
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凡热病属以上九种证候者,皆因其死征已现,以针刺治疗不仅无益、反而有可能加速死亡,故不可刺治。
~~~~~~~~~~
老黄历择吉,2024.7.23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18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