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小宝宝出生已经8个月了,8个月来,我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一个小婴儿的成长过程,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从抬头,发音,抓物,到爬行,站立,听音辨位,我相信所有抚养过娃娃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这样一句话,真是一天一个样!在这段时间,小朋友的成长,很大程度是被动的成长,依靠的是基因的力量推着她成长,探索。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她的成长,将开始进入到另外的层面,他会开始主动探索这个世界,而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她,看待这个世界,面对这个世界,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方面,过去的我和我老婆,都觉的自己的教育是有缺失的,成长或多或少带有一些的缺憾,长辈的教育方式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不完整,甚至矛盾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学习,交流,实践给她一个更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电影《国王理查德 》的理念影响了我,这部电影讲述一个父亲理查·威廉姆斯,培养了女子网球选手“大威”维纳斯·威廉姆斯和“小威”塞雷娜·威廉姆斯这对姐妹花,让她们跻身于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行列,甚至永远改变了网球运动。在当时理查德看到一个女子网球选手四天赚了四万美金,相当于他一年的收入时,他跟妻子决定再生两个女儿,并把他们培养成网球明星。为此,他还为这两个女儿制订了一份长达78页的成长计划。
这部电影拍的不错,他提醒我,诶,我何不做一份自己的孩子成长计划。最好的办法,说干就干。我不知道会写多少页,但是我一边学,一边做,一边写。
不过正常人听了我的计划可能会感到可怕,学电影,还要写成长计划,这不会把孩子干报废吗?你又考虑过孩子受的了受不了吗?你是一时兴起好玩是吗,能坚持下去吗?
我的答案是,很大概率不会,为什么,你可以看我分享的内容。
既然牛都吹出去了,我自己就像被赶上架的鸭子,不会也要做好。我把这一系列的文章定位为孩子的成长计划,加亲子教育感悟分享。转念一想,这也是我这辈子,难得能够改变自己的动力与机会。
直接开始正题吧,我觉得很自然被误解的,很多人认为要比上一代人教育的好,就是去弥补过去的缺失,比如说过去的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心,导致他们不自信且情绪不稳,我们就要更多的爱和陪伴。或者以过去的教育作为参考,比较改进,过去家庭的不幸应该规避,比如父亲是个赌鬼,造成家庭不幸,以他为反面教材,做个踏实的人而非赌徒。家庭的和谐自然就来了,但这样够了吗?我认为这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儿童教育专家,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育儿经验分享,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焦虑的家长提什么问题,他们都能提供答案。我也比较抗拒这样的方式,我是这么想的。一,这是家长的一厢情愿,以为给孩子多上几个辅导班,喂给他们觉得最好的东西。孩子就能消化,且能变的更好。二,其实很多教育问题,应该来说,那有那么多清晰的原因,我们所面临的真正重要的因果关系通常并不是一对一的因果关系,而是很多原因构成的一个集合,如果因果关系可以很明确的确定,那么我也想复制粘贴,我想用20 年时间把我女儿培养成下一个谷爱凌.这显然不现实。
我最赞同的意见是脱离原来的思考方式,去了解哪些最基础也最最重要的东西,不要太去理会这些因果关系,可能根本没结果。在这些最重要的基础上发展,持续改进,而这些内容必须,尽量简单,尽量科学,尽量正确,这里面我认为包括专注,乐观,健康,进取型人格……。当然我认为所有的这些选择都加了相对,认识往往受时代局限的因素,没有关系,我们不断调整,但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是,去做,去实践。
我想分享的第一个我个人转变的观念就是,家庭教育中到底谁是被教育的对象。
我高中的时候的,第一次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关于谁是家庭教育的对象。某一个假期,亲朋好友相聚,大家边吃边聊,我也坐在主桌吃饭,我小叔一家从城里回来,他坐在我对面的位置。
小叔一贯在一家纸巾厂工作,有很多个年头了。他聊了近期的一些生活琐事,又到厂子效益差,据他透露老板近期有裁人打算,他想换新工作,但又觉得自己年纪大。虽然大家相聊甚欢,但难免看出他有点心酸和沧桑。后悔当年没有早点出来做个体户。一帮小朋友吃完饭就要下桌,他们无心听大人的唠嗑,堂弟转身就向小叔过来要手机耍,接着像风一样跑了。大家都惊呼,小朋友没规矩,也有些责怪小叔为什么给他,那时候小朋友最喜欢拿着大人的手机玩一些手机自带的程序游戏。小叔有些无奈,埃,管不住,小孩子越大越不听话,成绩下滑厉害,爱游戏,抱着手机不放,年纪这么小,眼睛也近视了。可以听出来,不是不管,话也说烦了,其实没什么效果,也有点放弃了。桌上的人又开始讨论小孩的教育问题。对于这件事大家主要分成两种观点,一种是现在还小,还有改正的机会,限制这些电子产品,严格要求,千万不能听之任之。其二,则是考虑教育的方式,要好好说,换一种柔和方式,晓之以情动人以理,耐心很重要。
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其实不好回答,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我都经历过非常多类似的场景,很多人在想关于孩子的教育,激发他的上进心的动力来自于那里,特别是一个带有叛逆的孩子,我们怎么样让他回到父母期望的轨道。
有很多的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会自豪于小朋友身上表现出来的某些特质,活泼 好奇 充满探索欲……的禀赋。但是往往不超过12 3岁,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正无法控制的走向平庸。在有些时候,某些重要的事情上,确实需要你去强迫或者引导孩子去做,但为何到了一定的年纪,这些手段通通都失效了?很多人苦苦挣扎一段时间后,最终妥协,接受了一个与预期期望相比更普通的孩子。
那天呢,在饭桌上我没有妄言。但晚上和我妈聊天,我说了一些当时我觉得可能有些不太礼貌的话。我疑惑,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把教育的对象和重点放在小朋友的身上,难道我小叔不是问题之一吗,我很多年前就听到他说要换掉这份没有出路的工作,可如今他没有任何改变,也没有为此做出努力。这就像那个段子,这世界上有三种笨鸟(我可以把家底比较薄的人比喻成笨鸟)第一种笨鸟是先飞。第二种是不飞。第三种是下个蛋,希望下一代努力飞。
现实就是这样的,绝大部分的家庭把教育的对象只定位在孩子身上,这好像是一种默认,约定俗成,或者是一种惯性,因为大家都是这样长大的。家长会提醒孩子,过去的自己曾经的教训,并自动为下一代指出一条更好的路。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可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是什么,经过了很多年,也看过了很多这样父母对孩子重复失望的事情,我有了自己答案,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是耳濡目染,以身作则!
一个不爱学习的父母很难教育出一个爱学习的孩子,虽然也不是不可能,但可能性明显低的多。你向他解释其实那个时候是因为家里很穷,读不起书,而你却不同,先天的环境优越,理应珍惜。但小孩子一拿起书就犯困,心不在焉,头痛脑热。我上高中到现在其实也已经十几年过去了,我注意到,认可应该以身作则,耳濡目染的教育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但是真的去做的人依然是很少的,大家普遍停留在只是认同的观念,即使去做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比较典型我印像比较深的一次,和一个拆迁户聊天,她家境富裕,生活各方面挺美满的,但唯独小孩子不爱学习很抓狂。后来她去找了培训的老师咨询,老师的意见是,光我教还不够,你也要和孩子一起学,带动他们。她觉得老师讲的非常有道理,做了笔记。不过我看到她的笔记就觉得她多少有点误会老师的意思,她原话这么写的:孩子在家的时候把书拿起来,多看看,拿在手里,即使假装看书也有效果……。
把小孩子作为家庭唯一的教育对象,是非常普遍且最常见的现象。很多人认同陪孩子一起成长,但是更多的是停留在观念层面,持续学习,自己和坏毛病较劲?许多人老早就躺平了。一旦如此,父母把正确的道理灌输给孩子,告诉对方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然后自己却不认真去做,在孩子眼里,家长就是说一套,做一套,他将摧毁这个家长在孩子心里的信任系统。
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长,各自有各自的一套教育观念,彼此之间并不互相深入沟通,这些观念甚至互相矛盾,即使孩子有心做好,但是也难免会陷入两难。我见过孩子妈妈和奶奶教育方式不一的小孩,妈妈希望孩子是个不要闯祸的乖宝宝,爷爷奶奶希望孩子调皮一点,长大不受欺负。小朋友在爷爷奶奶那里找到点自信,回到妈妈身边又被妈妈教育的眼泪哗哗,熊孩子就是这么养成的。我个人在这方面没有这么多的烦恼,打从我们双方的父母介入的那一刻,我就明确的表态,孩子的教育方式,只能由我们夫妻两个商量决定,没有任何条件可以说,家长对此没有意见。我要做的是沟通交换夫妻双方的意见看法。
父母显然比孩子更早发现问题,也更有能力去做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受教育对象,亲子教育中,被教育对象应该包括父母,甚至也要包括父母的父母。
家庭教育的对象肯定不光只有孩子,家庭教育也不是只围绕孩子,那围绕的重点是什么,我分享的观点是,应该围绕夫妻关系开展,这是家庭教育开展的基础。
网上有个段子,“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这段子让人捧腹,但也是抓到了问题的根,妈妈顺了,大家都好过。家庭教育也是一样,夫妻关系顺了,家庭教育的基础也就打好一大半了。
带动孩子的学习能力,积极性,好习惯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夫妻关系好的家庭优势更大。
比如,现在年轻人的结婚率越来越低。父母们操心自己的子女如何找对象,年纪大了,以后怎么办。不结婚,不愿意找对象,其实原因有很多,但有一部分的年轻人是被父母吓的,因为他们不结婚的理由,正是父母的婚姻不幸。很多人内心是期待爱情的,但往往看到父母过的很累,又没有解决的办法,他们惧怕复制父母的命运,犹豫要不要走入一段感情。
一个孩子,大概率是父母的复制品,第一个接触的婚姻模式就是父母的婚姻模式,很多人自然而然觉得天底下婚姻就是如此。我举这个例子的意义,并非只在于给自己的子女走进感情生活。其实它的价值是,向子女展示如何维护一段长时间的亲密关系,长时间的意思是很长,甚至一辈子。一段好的夫妻关系对一个孩子有极大的帮助,他可以学习保持亲密关系,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好好沟通,怎么处理分岐,逆境中如何扶持……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良好的夫妻关系成长起来的孩子多是自信的,健康的宝宝。很多的更复杂的教育,都需要父母的齐心协力,最后家庭有一致的目标,愿景。不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理想情况下都可以在家庭里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
所以我发现,作为父母,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身上,解决夫妻自己的矛盾,自我进步。可以学习,咨询,可以实践,学着如何友爱的讨论,给予对方空间,尊重……重点是好好经营自己的夫妻关系。
不过我也没有说那如果夫妻关系破裂了,那就没有办法让孩子健康成长。也不排除,有些夫妻关系,确实是死局,想挽回他们的关系可能就像跳水10米台向前翻腾四周半屈体,难度系数直接拉满。
我自己在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后发现确实非常考验能耐,比如有些时候夫妻遇到矛盾,持固有观点的行为是很容易激化矛盾的,应该有所反思,有所让步,但是单方面解开问题也是不对的,这在弱化对方的能力,也是一种放纵行为。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完全没办法理解,因为真的很难。
但我认为这是另外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也不需要展开来讲,我只是想说,在孩子的教育中,夫妻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不要忽视,如果有可能,我们就要尽量去花时间做好,坏的关系也许并非我们认为的命中注定。
最后,稍微总结一下,家庭教育对象是谁,我认为不仅仅是孩子,应该包括父母,甚至父母的父母。而家庭建设中父母的重点是什么,是自我提升与好好培养夫妻关系。而我写的培养计划我的孩子会废吗,暂时还没有,今天是纯纯的父母教育,孩子减负。就到这,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