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漫读|《结构思考力》第一章明确目标,界定问题

1.核心点:问题的本质=现实-期望。

2.期望是什么?差距在哪里?差距表现在过去-现在-未来,存在三种期望型:

(1)恢复原状型

(2)防范潜在型

(3)追求理想型

3.如何表述现实5w1h,运用smart搞清楚期望,显性化呈现运用问题陈述表呈现给受众。

4.问题描述:

(1)SCQA模型:情景、冲突、问题、方式。

SCQA模型是一个结构化表达工具,是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

1.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情景、事实引入。

2.C(Complication)冲突: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

3.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4.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

(2)5W1H

1W:WHAT。指问题的性质。

2W:WHO。问题的相关方,指问题发生在谁的身上?谁发现了问题?

3W:WHICH。指这件事情或这个问题的状况。

4W:WHERE。指空间或特定的领域。

5W:WHEN。指时间的范围,意思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发生了多久?

1H:HOW。指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

(3)SMART原则

S=Specific明确性,明确的定义或行为。

M=Measurable可衡量性。

A=Attainable可实现性。

R=Relevant相关性,资源或限定条件。

T=Time-bound时限性,指在什么时间点达成这样的期望?

【金句】

1.在界定问题时,目的很重要。

2.问题的本质就是现实和期望之间的差距。

3.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下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阅读启发:要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这个问题是否是真实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不同的目的,解决方法也不一样。还有很多问题本身是假问题,想着想着会自寻烦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