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上墙”是方法,“上心”才是目的,要让“上墙”制度走进实际,走进工作。
让制度“上墙”成为干事“硬杠杠”。制度的制定,是要达到规范工作标准和岗位职责的目的,制度“上墙”可以成为一种办事流程简明化、规章制度公开化、民众监督透明化的工作方法,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上墙”的制度熟悉和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办事效率,推进基层单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人民群众通过“上墙”的制度明确基本办事流程、政策享受条件,少跑冤枉路,降低办事成本。
让制度“上墙”成为执行“指南针”。制度作为辅助指导的工具,履行主体是党员干部。干部要以制度为指南,执行制度不走样,坚守原则不动摇,把“上墙”制度内化于心,更好发挥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规章制度与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用制度指导、规范工作,遇到问题根据相关制度拿出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把制度不折不扣执行起来。
让制度“上墙”成为监督“紧箍咒”。“上墙”制度无形中增强群众监督功能,监督干部言行举止、履职程序,倒逼干部对办事群体有效引导,让干部职工警钟长鸣。上级职能部门和基层干部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既有必要又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上墙”,干部“上心”“动脑”创造条件逐步实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更多精力和重点放在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和民生需求上,从实践中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制度“挂到墙上”,领导干部“放在心里”,真正把“上墙”制度赢得“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