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人道好像挺不公平的呀,不足还损,有余还补。那是人有问题,还是天有问题?都是道,为何道和道这么不同?!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依此原理,人应该先问自己是不是有问题,再说天的事。
人会有兴奋,甚至高兴的时候,比如我,觉得能码出几个字就挺兴奋。比如收藏玩家,能捡个漏就很兴奋,如果能捡个大漏,兴奋得一夜不睡都有可能。
但人也有烦的时候,陕西方言称为牟乱(muluan),就是心里不舒服还说不出来;或者是焦虑,害怕,各种不安。比如我,天天都趴在桌前码字,从早到晚,看见键盘都想吐,想死的心都有。比如开店做生意的人,一天天的没顾客上门,每天还点灯熬油,人吃马嚼的,心里怎能不木乱!
那怎么才能不烦,不牟乱?
试想如果不烦,一种结果是天天兴奋,一种结果是不兴奋也不烦,平静淡定。先想想,兴奋是什么时候来的?
对我而言,偶尔有感觉的时候码了几个字,兴奋就来了。对文玩藏家,捡个漏时,兴奋就来了。如果天天都兴奋,那么天天都偶尔有感觉码几个字;还有天天都能捡漏。
誒,问题来了!“天天”和“偶尔”这两个时间名词已经冲突了。两词只能出现在一个句子里。要么天天,要么偶尔。
如果捡漏变成天天都有,那应该是市场常态了,就不存在漏不漏了,都是漏,也就无所谓漏了。所以天天捡的不叫漏,叫正常购物。那肯定没新鲜劲,兴奋自然没有了。
所以兴奋和烦恼,像是两个极端,水火不容的感觉。如果老兴奋恐怕谁也着不住,连续兴奋三天也习以为常了。如果总是烦,很烦,真***的烦,那连续一个月,估计你也得习以为常了,彻底适应了,就这样吧,爱咋咋地了。
其实这两个极端,我们还真不能常驻,顶多来一次两次,再而衰三而竭,时间长都会疲沓。
那么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结果:就是不兴奋也不烦,平静淡定。这样理解好像也是公平的,损有余补不足,最终都在中间这条道上。我想这应该是古圣先贤教导的谨守中道吧。
如果守着中道,能得到的,应该一直能持久,至少可以连续保持三天不变。如果能一直守着,应该能一直保持下去。
如果不守中道,总往两个极端跑,得到的恐怕都是兴奋和烦恼一样的东西,顶多一个来月,就彻底没了。
哎呀,好像一不小心有点小开悟了ོ。
嘘!千万不要告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