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不如意时,有人习惯抱怨环境不公,有人却选择从自己做起。参加福多多平台的共读活动后,我对“改变自己”有了更深的体会——真正的成长,往往始于对自我的调整。
亲子关系曾是我头疼的问题。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总忍不住急着给建议、做评判,结果常常让孩子反感,沟通变成“拉锯战”。书友分享的“多倾听少说教”让我豁然开朗。尝试着在聊天时闭上嘴、竖起耳,我发现孩子其实有自己的想法,只是需要被看见。当我不再急于打断,很多矛盾竟悄悄化解了。原来不是孩子“难沟通”,而是我用错了方式。改变自己的沟通习惯,家庭氛围都变得柔和起来。
这两年我一直在学习成长,读书、反思、记录成了日常。去年把时间排得满满当当,看似充实却常感疲惫,反而没精力顾及生活本身。这个暑假,我学着对自己“松绑”:专注读《教育的情调》,不再贪多求全;参与共读也选在合适的时间段,不勉强自己熬夜赶进度。先把自己照顾好,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妥帖,学习反而成了轻松的调剂。允许自己慢慢来,反而少了焦虑,多了收获。
环境或许无法掌控,但自己永远是可以调整的变量。就像亲子沟通中放下评判,学习中放缓节奏,每一点微小的改变,都会让生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必抱怨现状,从改变自己开始,脚下的路自然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