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整理》
一, “我”对“我”放不过,实质是内化了的重要他人对自己放不过!
首先是婴幼年时母亲的要求,内化成了自我的要求,母亲的对你看法,内化成了我对自己的看法。其后其他重要他人(爸爸,爷奶兄弟姊妹等)的评价,也都内化成了我对自己的评价。
生命中的各个重要他人,成就了自我中的“超我”部分。
二,视频:《静止脸实验》
当孩子停止声嘶力竭的哭泣的时候,也就是孩子攒够了失望,开始停止了与母亲的反馈与沟通的时候。
三, 妈妈的眼睛就是孩子的镜子。
孩子从妈妈的回应,来认识世界对他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接纳还是不接纳。
孩子
四,人是一个精神体——即人是由无数信念组合而成的精神体。
人最初得到的信念,往往是无数信念的核心。如果你一出生,就不被关注不被重视,那么你的核心信念就是——我是不重要的,我没资格得到爱!
那么之后的无数竞争中,他都会不断的掉链子——因为他核心的理念就是——“他没资格”——他不配成功!
四, 孩子出生前在信任的子宫里,在出生后,生活在爸妈创造的三人小天地里,这个小天地就是新的“子宫”。
再小的孩子,他不用说话,爸妈就可以给予他需要的物质和情绪体验。
五,不依赖老公,是最好的选择吗?
接受他人帮助,也是提供给他人的一份礼物,让他人产生成就感。
六,《爱的双行线》活动感悟——有人帮助他人,是完全的把别人控制了起来——引领他人时,把他人的两只手完全的控制了起来,这就一定对他人好吗?不一定!
要适当的时候提醒他人,让他有一定的自助能力,而不是把他完全控制起来!!
有人生活中也是这样,全面的照顾儿女,让他(她)直到大学毕业几乎不用什么劳动,这就好么?他失去了锻炼自己成长自己的能力。
七,做或不做一件事,都是在满足内在的需要,所谓的“问题”行为。都是满足需要的不恰当方式而已。每个人都在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八,你让孩子写作业,那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孩子自己的需要。
虽然是为孩子好,但是那太长远,孩子需要满足的是当下的需求。你需要首先满足孩子当下的需求,然后孩子也会满足你当下的需求。
九,比如孩子沉迷于玩游戏。你得理解他打游戏的需求是什么。在适度满足孩子需求之后,他也会考虑适度满足家长的需求。打游戏只是行为表现,反映的却是内在的情绪情感的需要。
十,我们虽然是成年人,但是我们未必心理上是成年人,我们常常在成年和童年之间滑动。童年是有局限的,有着不成熟的知识状态 心理状态,所以有很多人常常滑落到童年状态里。
十一,现场提问:父亲去世,很难过。
解答:父亲去世,自己爱的需要,无法满足。可以自己做点事情,满足自己的需要——自己做自己的父母。
回报父母,也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父母的需要。回报父母还有什么方式呢?——过好我自己。做教师也是他的期望,做了教师,就是满足父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