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我好像很适合当老师,体力因素除外。
我知道现在的大环境有很多对这个职业的负面评价,其中的辛苦也有自己知道,几年下来,我渐渐的和这些声音和解,不必与人争辩更不必强求他人感同身受。
既然已经做了老师,并且目前的打算是想要一直做老师,那我就在自己的世界里尽量做到自洽。
在真正走入这个行业之后,我才对这个行业有了具体的认知。
之前的大学见习,大学实习,都不全面。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段甚至不同学科的体会都不一样,有人会说以前的老师多轻松,但那是以前,时代在变化,我们要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同理,我也在更新我的认知,适应这个身份。
经过几年的锻炼,最近我才感受到工作的得心应手,我觉得是这几个方面影响了我。
1.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
长大后我发现“嘴甜”是一个褒义词,以前在很多人的嘴里说出来,“嘴甜”似乎是一种谄媚,一种迎合,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很抗拒变得“嘴甜”
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嘴甜”更多的是一种真诚的赞美,当我们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的时候,似乎我们自己会得到更多的愉悦感。
我们给予的肯定可以促进与他人的正向沟通,否定往往会获得辩解或者逃避,采用正向评价反而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并且快速解决问题。
通过肯定的方式加强此种行为出现或保持的频率,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强化,而强化的效果往往比惩罚的效果好。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这一种方法逐渐渗入了我的课堂,在对于一些不是原则性问题上我经常采用表扬,表扬的很具体,甚至很夸张。
“你怎么懂得那么多的课外知识呀!”
“我们班的同学果然爱干净,从整洁的衣服到整齐的座位,再到一尘不染的地面和讲台,你们是我心目中的最清洁班级”
“你们怎么学的那么好!老师只讲了一遍就记住了!”
“你们看,她今天是不是很勇敢,表达的声音和观点是不是很清晰让大家都听懂了?”
“哎呀,这个课我是越上越开心越上越兴奋,你们怎么做的那么好,来来来让我拍照回去炫耀一下,可把我高兴坏了”
这些话或许听起来很夸张,说实话我一开始这样夸小朋友的时候也有点不好意思,说完了还有点难为情,后来发现挺实用的。
他们似乎越来越听我的话,至少低头的小朋友越来越少,能看到更多亮晶晶的小眼睛。
也是他们的正反馈强化了我夸奖的教学评价。
或许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教学相长吧。
2.不因为工作的事情内耗自己
老师因为职业原因,日常要处理很多突发状况,时刻都是应激状态。
久而久之这种紧绷的精神状态就会淹没我们原本的意志状态。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学习着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
常常会因为有些学生的存在烦恼不已,也会因为有些家长的无理取闹焦虑不安。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意识到,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不能代替生活。
这个时候我才放过了自己。
面对习惯和品行非常恶劣的孩子,我也学会了和自己和解,有时候较真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样我反而能够松弛下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我的课堂上,能够让更多的小朋友喜欢上我的课堂。
很多时候小朋友的行为并没有深层次的含义,我也不会去刨根问底,一方面既能保护小朋友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我也不需要消耗我自己。
我常常和小朋友说,做错题没关系,咱们下次能对,只要不做错人就好。如果判断题做错了,只是说你在知识里面没法判断是非,生活中能判断是非就好了。
我不知道小小的他们听进去了多少,但是作为老师的我,确实有在身体力行做到教书育人。
或许像我同事说的那样,我本身内心就很强大,所以我不会在情绪上去为难我自己。
3.“拿捏”小朋友的心
我在学生时代遇到过很多很好的老师,所以我能知道遇到很喜欢的老师有多开心。
而现在,我也成为了一名老师,既然已经懂得“用户心理”,就会适当地运用备考学的心理学来“拿捏”小朋友。
变时强化比定时强化的效果要显著。
因为我上课一直采用的是小组加分制,从我当老师开始到现在,屡试不爽。
平时课堂上我会从小朋友的坐姿,倾听,尊重同学,和参与课堂几个维度来进行加分。
而小朋友们的表现又是通过我的观察来进行表扬或批评,所以我会认真观察后表达我的感受。
小朋友们正是处于非常需要外部评价的年龄段,我会很具体地说出我希望看到的状态,小朋友们在我的影响下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
再加上我不是每次上课都会去表扬或者批评同一个小孩子,因此没有被表扬的小孩子会自动卷起来,被批评的小孩子会在我的一步步影响下发生改变。
看到小孩子因为我一步步变好,这是我职业幸福感最强的时候。
同时我也会再次结合我的夸夸神功,向小朋友们表达我的喜悦和欣慰。
其次,我的奖品也是非常随机的,他们永远都想不到我下一次会送什么,充满了惊喜。
送的时候呢,我还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奖品送出去,送出前,通过语言的力量将气氛拉到最高点,将我的奖品说的独一无二,在小朋友此起彼伏的“哇!”中送出去。
效果最好的一次,有小朋友问我能不能获得XX同学的同款笔记,我说当然可以,而且还会更好!
吊足了学生胃口,自然能够“拿捏”小学生。
当老师嘛,最容易被小孩子的一点点改变,一句暖心的安慰,一个小小的纸条感动。
做简单的老师,做快乐的老师。
于你,于我,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正是因为这些心态,能让我在这个需要奉献很多,消耗很多的岗位上继续坚守的强大动力。
不是老师这个岗位选择了我,而是我选择了成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