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李勣薨逝,高宗亲自眺望灵车
【原文】
二年(己巳,公元669年)
春二月辛酉,以张文瓘为东台侍郎,以右肃机、检校太子中护谯人李敬玄为西台侍郎,并同东西台三品。先是同三品不入衔,至是始入衔。
癸亥,以雍州长史卢承庆为司刑太常伯。承庆尝考内外官,有一官督运,遭风失米,承庆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承庆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词。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
三月丙戌,东台侍郎郝处俊同东、西台三品。
丁亥,诏定明堂制度:其基八觚,其宇上圆,覆以清阳玉叶,其门墙阶级,窗棂楣柱,柳楶枅栱,皆法天地阴阳律历之数。诏下之后,众议犹未决,又会饥馑,竟不果立。
夏四月己酉朔,上幸九成宫。
高丽之民多离叛者,敕徙高丽户三万八千二百于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留其贫弱者,使守安东。
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丁未朔,诏以十月幸凉州。时陇右虚耗,议者多以为未宜游幸。上闻之,辛亥,御延福殿,召五品已上谓曰:“自古帝王,莫不巡守,故朕欲巡视远俗。若果为不可,何不面陈,而退有后言,何也?”
自宰相以下莫敢对。详刑大夫来公敏独进曰:
“巡守虽帝王常事,然高丽新平,余寇尚多,西边经略,亦未息兵。陇右户口雕弊,銮舆所至,供亿百端,诚为未易。外间实有窃议,但明制已行,故群臣不敢陈论耳。”
上善其言,为之罢西巡。未几,擢公敏为黄门侍郎。
甲戌,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
九月丁丑朔,诏徙吐谷浑部落就凉州南山。议者恐吐蕃侵暴,使不能自存,欲先发兵击吐蕃。右相阎立本以为去岁饥歉,未可兴师。议久不决,竟不果徙。
庚寅,大风,海溢,漂永嘉、安固六千余家。
冬十月丁巳,车驾还京师。
十一月丁亥,徙豫王旭轮为冀王,更名轮。
司空、太子太师、英贞武公李勣寝疾,上悉召其子弟在外者,使归侍疾。上及太子所赐药,勣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曰:“吾本山东田夫,遭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修短有期,岂能复就医工求活!”
一旦,忽谓其弟司卫少卿弼曰:“吾今日少愈,可共置酒为乐。”
于是子孙悉集,酒阑,谓弼曰:
“吾自度必不起,故欲与汝曹为别耳。汝曹勿悲泣,听我约束。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闻。”自是不复更言。
十二月戊申,薨。上闻之悲泣,葬日,幸未央宫,登楼望輀车恸哭。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
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临事选将,必訾相其状貌丰厚者遣之。或问其故,勣曰:“薄命之人,不足与成功名。”
闺门雍睦而严。其姊尝病,勣已为仆射,亲为之煮粥,风回,爇其须鬓。姊曰:“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
勣曰:“非为无人使令也,顾姊老,勣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
勣常谓人:“我年十二三时为亡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陈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勣长子震早卒,震子敬业袭爵。
时承平既久,选人益多,是岁,司列少常伯裴行俭始与员外郎张仁祎设长名姓历榜,引铨注之法。又定州县升降、官资高下。其后遂为永制,无能革之者。
大略唐之选法,取人以身、言、书、判,计资量劳而拟官。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询其便利;已注而唱,集众告之。
然后类以为甲,先简仆射,乃上门下,给事中读,侍郎省,侍中审之,不当者驳下。既审,然后上闻,主者受旨奉行,各给以符,谓之告身。兵部武选亦然。
课试之法,以骑射及翘关、负米。人有格限未至,而能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入等者得不限而授。
其黔中、岭南、闽中州县官,不由吏部,委都督选择士人补授。凡居官以年为考,六品以下,四考为满。
【原文华译】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
1 春,二月十二日,任命张文瓘为东台侍郎,任命右肃机、检校太子中护、谯县人李敬玄为西台侍郎,并都担任同东西台三品(实质宰相)。之前同三品不是正式官衔,至此成为正式官衔。
2 二月十四日,任命雍州长史卢承庆为司刑太常伯。卢承庆曾经负责考核朝廷及地方官员,有一官督运,遭遇风浪,船舶倾覆,损失了粮米,卢承庆考核说:“监运损粮,考绩为中下。”其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
卢承庆敬重他的雅量,改注为:“非人力所及,考绩为中中。”其人既无喜容,亦无愧词。又改为:“宠辱不惊,考绩为中上。”
3 三月八日,任命东台侍郎郝处俊为同东台、西台三品(实质宰相)。
4 三月九日,皇帝下诏确定明堂制度:地基为八角形,圆形屋顶,覆盖以绿色翡翠瓦,其他所有门、墙、台阶、窗棂、门楣、梁柱、短柱、斗拱、柱上横木,都依照天地阴阳律历之数。诏下之后,众议仍不能决定,又赶上饥荒,最终没有建成。
5 夏,四月一日,高宗前往九成宫。
6 高丽之民多有离叛,皇帝敕令,迁徙高丽三万八千二百户人家于长江、淮河以南,以及秦岭以南、长安以西诸州空旷之地,留下贫弱者,让他们守驻安东。
7 六月一日,日食。
8 秋,八月一日,皇帝下诏说,十月将前往凉州。当时陇西虚耗,人民穷困,议者多认为不宜游幸。
高宗听闻,八月五日,登延福殿,召五品以上官员,对他们说:“自古帝王,无不巡守,所以朕想要巡视远方,体察人民风俗。如果真的不可,何不当面陈述,而是退下后议论,这是为什么?”
自宰相以下,无人敢回答。唯独详刑大夫来公敏说:
“巡守虽然是帝王常事,但高丽新平,余寇尚多,西边经略,军事行动也未结束。陇西人烟稀少,銮舆所至,需要供应的物资太多了,实在是不容易做到。
外间确实有私下议论,但诏书已经公布,所以群臣不敢当面陈论而已。”
高宗赞赏他的话,为之取消西巡。不久,擢升来公敏为黄门侍郎。
9 八月二十八日,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
10 九月一日,皇帝下诏,将吐谷浑部落迁徙到凉州南山。议论的人担心吐蕃侵暴,他们不能自存,想要先发兵攻击吐蕃。右相阎立本认为去岁饥荒,庄稼歉收,不可兴师。议久不决,竟没有迁徙。
11 九月十四日,大风,海水倒灌,淹没永嘉、安固六千余家。
12 冬,十月十二日,皇帝车驾返回京师。
13 十一月十二日,改封豫王李旭轮为冀王,更名为李轮。
14 司空、太子太师、英贞武公李勣卧病,高宗将他在外做官的子弟全部召回,让他们在病床前侍候。高宗及太子所赐的药,李勣就服用;子弟为他请的医生,则都不让进屋,说:
“我本是山东一个庄稼汉,遇上圣明天子,致位三公,年将八十,这不是我的命好吗!寿命长短,都是命中注定,岂能再找医生求活!”
一天,他忽然对他的弟弟、司卫少卿李弼说:“我今日小愈,可以一起置酒为乐。”
于是子孙全部集合,酒席将散的时候,李勣对李弼说:“我自度必定不能起来了,所以想与你们告别。你们不要悲泣,听我约束。我见房玄龄、杜如晦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遇到不肖子(指房遗爱、杜荷),荡覆无余。我这些子孙,今天全都托付给你。葬毕,你即刻迁入我家来住,抚养孤幼,谨慎观察他们。如果发现有思想危险,交游不当的,一律先打死,然后奏报皇上。”
言毕不再说话。
十二月三日,李勣薨逝(享年七十六岁)。高宗闻之悲泣,下葬之日,皇帝前往未央宫,登楼眺望灵车,恸哭。
高宗下令把李勣的坟墓修成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一样的形状,以表彰他击破突厥、薛延陀的功勋。
李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属,所得金帛,全部散发给将士,所以人人都拼死作战,所向克捷。
临事选将,必定选择相貌端正、气度丰厚的人,有人问他缘故,李勣说:“薄命之人,不足与成就功名。”
闺门雍睦,家风严厉。他的姐姐曾经生病,李勣当时已经做到仆射,亲自为姐姐煮粥。风向转回,火苗燎到了他的胡须,姐姐说:“仆妾很多,何必自苦如此!”
李勣说:“并不是没有人使唤,只是想到姐姐已老,我也老了,以后就是想为姐姐煮粥,又还有机会吗?”
李勣曾经对人说:“我十二三岁时是个‘无赖贼’,逢人便杀;十四五岁为‘难当贼’,惹我不高兴就杀人;十七八岁为‘佳贼’,上战场才杀人;二十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性命。”
李勣的长子李震早逝,李震的儿子李敬业继承爵位。
15 当时天下承平既久,参加候选的预备官员越来越多。本年,司列少常伯裴行俭开始与员外郎张仁祎,公布所有候选人考绩等级,并注明依据。又制定州县升降规则及官阶、俸禄标准。其后成为永久性的制度,没有人能够改动。
大略唐朝选拔官员的办法,取人以身(体貌气质)、言(说话)、书(书法)、判(文理),再根据他的资历和劳绩,决定授予他什么官职。
先笔试,集中考试,看他的书法和文章,分别等级;再面试,观察他的气质和言辞。合格之后,成为候补官员,加以评注,并询问他自己的专长和意愿;确定授予什么官职后,集合所有候补官员,公开宣布。
然后分门别类,定出甲乙丙丁的次序,名单先送到仆射,再给门下,由给事中签注意见,侍郎复查,侍中审核,不当者驳回。审核定案后,呈报皇帝,主管官员接到皇帝批复后,受旨奉行,各自发给官符,称为“告身”。兵部武选也一样。
课试之法,只是考试科目不同,主要是骑马、射箭及举重、负重。没有资格参选的人,也有其他途径,可以试写三篇文章,称为“宏词”,再对三个案件写下判决文书,称为“拔萃”,合格者可以不受正常规定限制而得到官职。
黔中、岭南、闽中等偏远地区州县官员,不由吏部选拔,委托都督选择士人补授。官员考绩每年一次,六品以下,经过四次考绩,才有资格升迁。
【学以致用】
看李世勣一生的命运过程,思考几点:
01,选择上有大智慧
我们人生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
有的选择不是很重要, 有些选择却是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步一天地
首先,他跟从李密造反创业, 这个步骤风险极高,可那个时候已经烽烟四起,起义是大势所趋了。
然后,在瓦岗寨平台倒闭之时,他选择加入李唐公司,单雄信选择跟着王世充
李渊与王世充对比,哪一个才有未来呢?李世勣肯定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接着,玄武门之变前夕,面对李世民的询问,他闭口不言。他把自己摘出来,绝不参与李唐公司老板的家庭矛盾。
接着,面对李世民的最后一次权谋,他秒懂,两个男人之间,对于这种级别的政治游戏以及规则都心领神会。
再接着,他又再次不参与李唐公司的老板家事(李治与武则天的权力博弈),他的行为上其实已经站队武则天了。这应是在为子孙作稻粱谋。
02,他是通人性的高手
把李密的产业封起来先上表给李密,这一点,他应该是清楚创业初期的李渊不会对此有何看法,毕竟这些东西都会并入到李唐公司的。
对于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前的问询,他闭口不答。他绝对是知晓李世民的脾气与性格,不会对他进行秋后算账的。
对于武则天的上位他没有阻挡而选择站队,应该是他知晓,当下的真的整个环境中,没人会是武则天的对手,老板已经被老板娘控制了,同时她又心狠,又能利用各种小人出招,谁能抵挡的住呢?同时他不是关陇集团一脉,他还是个投降过来的人(原瓦岗寨的人)
正因为如此,他懂得知己 ,常怀戒慎恐惧
前文他说刘延祐,年少暴得大名不好,应该贬抑自己,不要总是超过别人。
这其实是李世勣一生的经验总结
他很清楚,没有谁能够保证最终一定能平安落地,
所以,看看本篇他对李弼说的话,这是从人性规律出发,他看中了一些,可是呢?
每个人也只能管好自己这一生
儿孙自有儿孙福
李世勣的孙子,这个李敬业后来造反于武则天,最后兵败被灭族。当然这些李世勣是不知道了。
03,是领导力的高手。
核心还是那几个关键词,敢于分钱,敢于分功劳,分名分。愿意倾听团队声音,发挥他们的所长。
另外关于李世勣辜负李世民的所托这种说法,我的看法就是,你都动了杀心了,凭什么还让人继续保护你的核心家业呢?何况,李唐公司的版图扩大李世勣是做出非常大的贡献的,至于武则天夺权这种事情,只能怪李治娶错了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