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可以感觉到的,完全可以。
那天黎坐在蓝的对面,食堂里,人头攒动,吵哄哄,她们各自吃饭。黎原本已经快吃完了,看到蓝走进食堂,仅剩的几口饭菜,一起的要走了,她还没有吃完,她端着餐盘坐到蓝的对面,继续吃饭。散着头发,别着可爱的小发卡,蓝看了一眼笑了,
“嗯,发型不错哈!”黎没有说话,笑了,继续说话。她没有正眼看蓝,很明显,她的眼神在躲闪。
或许是之前蓝发给她的信息的缘故,黎突然变得防御了或者什么的,总之,和之前不一样了,蓝能感觉得到。
“蓝,我觉得你现在真好看。”黎就说了这句,低头继续吃饭。
黎喜欢蓝,喜欢和蓝呆在一起。她喜欢和蓝分享她得每时每刻,但是,蓝是孤独的人,她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里面安放她所有的孤独。
“蓝,你孤独的后花园我无论如何也是不忍心去践踏的!你是完整的,我也是完整的。我欣赏你,我也是值得被欣赏的,谢谢你,蓝,谢谢你说出来,谢谢你没有突然逃离我。”这是黎之前的回应。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随便的,突然的出现在蓝的生活里。
有一天下午,蓝在外面,接到黎的电话,
“蓝,你在哪里?“
“有什么事情么?我在外面。“
“没什么,就是想给你打个电话。“
“怎么了?“
“此时此刻,操场黎感觉特别好,特别适合走走,就像叫你出来一起走走。没什么那你继续吧!”蓝挂了电话。这是发信息之后黎第一次主动练习蓝,时隔五天。黎大概是想念蓝了。
3月26日,凌晨12点21分,黎发了一条微博:
我会清晰明朗,散发醇香。
我会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坚强。
蓝第二天清晨便看到了,她没有评论。
三天之后的一个中午,她上完了英语课,那门课是蓝推荐给黎上的,看的出来,黎十分喜欢那个老师,每次上完那门课,黎总会像个孩子似的打电话给蓝,要见蓝,然后说她所有的感受,说她对老师的喜欢。
蓝爱那位老师,深深地,那是一个多么清澈,纯粹地灵魂啊!
中午下课,蓝已经吃了午饭,接到黎地电话:
“蓝,。吃饭了么?”
“嗯,你呢?”
“还没,我这会就去吃。”
“你是叫我一起吃饭地么?”
“不不,我只是想打个电话给你,和你说说话。”
“你先去吃饭吧。”
“蓝,你知道一位叫席慕容地诗人么?”
“知道,很喜欢,大学时候就在读,买了她所有地诗集。”
“哦,诗好看么?席慕容的诗好看么?“
“这,让我怎么说呢,总之那时候特别打动我,感觉她的诗句很干净,很真挚吧。“
“哦。“
“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了,”
“没什么,就突然想起来了。蓝,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你最近都看什么书?”
“这,突然不好说呀,我看的比较杂。”
“哦。”
“你这是怎么了?”
“没怎么,挺好的。你午休吧。”黎挂了电话。
黎终于变得小心翼翼,曾经蓝完全毫无边界的让黎就那样闯入蓝的生命,直到那天,蓝终于觉察到自己已经早早地透支了自己的自由,于是她依然决然地清晰地告诉黎她的边界,她珍视黎,她才会对黎说那些。但是黎仿佛变得不知所措。她害怕失去蓝,她开始翻看蓝喜欢的书,听蓝喜欢的音乐,做蓝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她越是这样,越是让蓝觉得心疼黎这个人。
Joan曾经告诉蓝一句话:想念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活成那个人。蓝是懂这句话的,她在两年前遇见如的时候就全然明白。蓝完全知道这种感受。两年前,从遇见如的那天起,蓝一直就是这样的状态,和黎不一样,蓝有时候会发疯似的想念如,但是蓝从来都不会告诉如,有时候实在想念,她也只是简单地发一句晚安,然后看到如回复地早点休息,便也安然入睡。黎不一样,她若想念一个人,她应该就会出现在那个人面前,以前是这样,但是,现在蓝没有给她这样的允许,她再也不敢轻易地出现在蓝地面前,她只能打电话给蓝。
无论如何,这是黎必须要独自面对的,每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地,都会有一段时光,会让她尝尽孤独,否则如何能体验到活着这一事实呢?
蓝看着黎一步一步走她来时的路,她只觉得心疼。或许她是心疼彼时的自己,无数个漆黑的深夜,借着手机屏幕的小小亮光,她一颗一颗地敲着对如的思念,生命有多孤独,蓝就有多想念如。如今,看着黎在微博发的只言片语,也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蓝或许会觉得高兴,黎她,终于在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生命了。蓝喜欢诚实的人,喜欢诚实面对生命的人。
“孤独的深度是一个人生命的厚度。”蓝打开微博在黎的那条动态下面评论。黎应该会懂得,那是一个女子对另外一个女子全然孤独的陪伴,所以,如果你爱我,请让我孤独,请让我看到你的孤独。
如果我爱你,我会诚实的面对我自己,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