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周三,是我们心理读书会的最后一次读书活动。以往都是线上读书,今天我们选择在别处咖啡馆见面,一起读完最后一章,并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
这个集体一直暖意融融,所以每次线下见面都充满期待。带上书,是厚厚的一大本,捧在手里沉甸甸的。来到“别处”的时候,他们家的院子里新年的场景早已布置好了,到处挂满了喜庆的红色条幅,飘动的红气球,桌子上也摆放着大红的“福”字,一看就心生暖意。我们又聚在一起拍照。留下一张张鲜活的满堂红。
可爱的多老师竟然也来了,原来是唐老师弄错了,以为是其他群的活动,没想到阴错阳差,受到我们隆重的欢迎。楼上有雅座,靠窗最明亮的一间。我们围坐在一起读书,多老师在一旁听得很认真,不时地总结几句话,有时又俏皮地幽默几句,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这本《动机式访谈手册》我们读得好辛苦,跨时整整一年。有时上了一天课,晚上回来又累又困,真不想读书,只想找个机会偷懒。可是一次又一次咬牙坚持了下来,伙伴们表扬我精神可嘉,殊不知我只是不想虚度光阴。
终于读完最后一个字,大家忍不住鼓掌,为自己喝彩,感谢生活,感谢伙伴们的赞美和分享。每个周三,我们打开手机,齐聚在腾讯会议视频,汪老师的开篇布局,俞老师的案例分享,姚老师的专业引领,同伴们的热烈回应,汇成一个温暖的心意相通的磁场,吸引着每个人靠近。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完这本书,所有读过的文字,都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落在我们的心田,长成一棵棵开花的树,让我们一起遇见春天。多老师是作家,她总是妙语连珠:生命不是我们活过多少日子,而是那些值得铭记的日子。比如今天这个艳阳高照的下午,这么美丽的咖啡屋,这么好吃好看的小点心,这么温暖快乐的午后。
接着大家又玩了一会塔罗牌,我在这小咖啡屋里四处转悠,参观她家的每个角落。透过窗户看到残留在枝头的点点红柿,在楼下欣赏茶几上的翩翩若飞的蝴蝶兰,凝视绿意葱茏的沿着窗棂伸展的绿萝,看她们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仿佛在诉说着对阳光的渴望,每一次摇曳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成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