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有三种人,一种人没有信仰,以念头为生;一种人看轻信仰,以双眼辨世;还有一种人执着信仰,以因果敬天。世人抉择,差别万千,如同自古以来诞生的宗教历法不可胜数,不管你是否察觉,日月更替之间,维持每个人的不光只有米饭食粮,还有一个人的精神力量。
我们不能硬说一个人对于信仰或者是对生活态度的选择能决定这个人过的好还是过的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精神层次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过得平安喜乐。
我选择用“平安喜乐”,不想用“快乐”,这是有原因的,快乐太短暂了,你因为一次涨工资获得的快乐,会很快的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对下一次再涨工资的焦灼期待;这也像学校的排名,进步使学生快乐,但这个快乐又被担心下一场考试的紧张所替代;有的时候,你参加一些聚会,大家沉浸在近乎狂喜的快乐中,等聚会结束,独自一人走在街上,又或者在凌晨的床上呆呆的躺着,不管是酒精还是美食的作用,让你无限的想抓住之前的欢愉,那种寂寞也真的叫人发疯。
那样的感情就不叫喜乐,喜乐是宁静,悠远而又持久的,是平淡而又饱满的,就像你吃完了一顿自己煮出来的美味知道从此以后的每一天,你都能这样带给自己绵延不绝的享受一样。然而,每种在我们身边环绕着的情绪是有时效的,不管是极度的忧伤、快乐、恐惧还是一些别的特殊的感情,都会随着一定量的时间而逐渐消散,接着被另一种情绪所替代。
对于无常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一些人不觉知,所以没有信仰,在他们看来这是生活的一个稀松平常的组成部分;一些人感受强烈,也对此强烈的疲惫和抗拒着,所这些人认为信仰无用,他们有人或用极度的冷淡和理性作为铠甲,或用自己认为的绝对定义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因为崇尚自己的理论,这部分人也就用唯物主义排斥着信仰;一些人,或者是有着过于敏感的内心感受,也没有对人世间的过度厌恶,所以选择了信仰超自然的理论和神明以饱满自己的感受,当然也有在经历过生与死之间的经历之后,为了精神上的救赎和解脱,从而选择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
不得不说除了这些人,也有人各参一半的,也有人或许又更特殊的原因,世象万千,寥寥数语又怎么说得完呢。
反观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会发现,那些选择把自己的精神力主要集中在信仰的神坛上的人,他们大多数人都很“喜乐”,他们不消极,也不会憧憬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狂喜,许多有信仰的人,都会因为微小的事情和心境为被自己感动,从而觉得受到了眷顾,从而这样绵延不绝的欢喜着。虽然说宁静恬淡,风淡云轻的人,在非信仰者的群体中也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在当今的社会,这样的人占比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这篇文章不是来推崇信仰的,作者也从来不认为没有信仰或者是拒绝信仰的人是有罪的,每个人因自己的成长环境和见闻认知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个是客观存在和非常正常的。这回我主要是想阐释,经过这么久的思考,我终于有些想通这其中的一些关窍——其实神坛上的信仰并不应该是限定一个圈子的人的“东西”。
当年一休师父的同门和一休论法,被问到“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时,他的同门立刻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很多东西,我想不管是和他论法的这位僧人,就算是问任何一个人这个问题,大家也会在自己的答卷上写上很多答案,例如家人的健康幸福,或是财产的富足等等。但是一休只在纸上写了一个字——死。
死亡是在我们的先民遗留下来的文化中很忌讳的一个概念,因为在古早的时期,大家都畏惧死亡,因为太容易死了,又太容易失去,所以死亡变得阴暗又不可触碰。
但是谁不会死呢?
为了不让自己的头脑与混沌的世界一同混沌,为了更清朗的活着,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正视这个问题。一些人因为太消极的看待死,觉得世间万物都会失去,都变得没有意义,从而像死灰一样生活;一些人以为太无所谓的看待死,所以任意妄为,使得自己的生命被极度的拉扯,从而失去了本真;以些人因为太害怕死,所以不断的向前冲,想得到一切的同时,也希望实现一切,从而在得失的忧患中草草一生。
所以死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对死亡的态度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那些拥有信仰的的人,因为相信神坛上的神明会给自己带来生的满足和死后和极乐,所以他们感激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因为相信了神的回报观,认同了神的轮回力,所以更满足和大度的过着生活——简单粗暴的说,他们不再怕死,也不再厌恶死。他们在寂静的黑夜中不会在觉得可怖,他们在难熬的病痛中也远比一般人坚强,因为他们对死已经足够勇敢,因为只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就行了啊。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有信仰,但是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鼓起勇气面对自己生来将至的死亡,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在死亡之前我们遇到的人和事,和我们所有的情感都是无常变幻的,都是在生命的长河中转瞬即逝的,我们不必觉得因为终将死亡而去压制,或者厌恶这些情感和那些并不能陪我们走到人生终点的人事物,相反,如果我们能意识到,在我们死亡的那一刻,我们会因为在所有瞬间中,并没有辜负什么,我们珍惜了一切,并且还将一些不快乐变成了快乐的回忆,而且生命中的每一刻,我都是在珍惜、原谅和努力争取之中的,既不因得到而狂喜,又不因丢失而阴郁,即使那些是已经逝去的,不在眼前的,我们也因为在那一刻做的无悔而感到宁静,也因为那绝对的安宁在死亡的那一刻获得安稳和幸福。
所以我想,直面和积极地认识死亡,为了不带着恐惧的死去,为了美好的死去,才是我们抵御这变换不尽的一生的最大威力啊。
这样的威力,也可以说是我们的精神力,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在自己的心里设下的神坛,是我们应该放在神坛上真正的信仰。信仰有小有大,但是应该是平等的,就像无神论和有神论者,因为自己都有坚信的东西,所以也不用觉得谁高谁低。那么不管你是谁,也不论你是什么样的人,还是务必记住——我们需要死前的满足,我们需要自己心灵的威力,我们更需要坐在自己的神坛上,让自己的心为自己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