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英联邦运动会上,一名来自印度的女摔跤运动员站在了(55公斤量级)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她的妹妹则取得了51公斤量级的银牌。
姐妹俩来自印度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却站到了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光彩。在她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女孩开始走入运动场,掀起了摔跤热。
而在此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
要知道,她们可是出生在重男轻女不是严重,而是很严重的印度。
据说,在印度,女人的价值是比不上一头牛的。据说,绝大多数和游客接触到的工种,几乎全别男人包了,女人们呢,多数足不出户,少数能看到她们的场景,是在乡下种地、在城里疏通阴沟、搬运沙土、打扫街道等粗活重活。
但凡对印度女性的地位有一点了解,你就知道这姐妹俩到底有多酷!
为什么这么酷?
因为她们有一个更酷的老爸。
故事还得从很多年前的一场打架说起。
两名男子,确切说是两名肌肉男站在电视机前,就某事争执不下,最后决定以原始方式------打架,一决胜负。
桌椅板凳撤离两边,两个男人之间的对决开始上演。
一个是肌肉男,一个是更大号的肌肉男。“啪啪啪”,连续三次被摔倒在地的,却是大号肌肉男。
他被打的心服口服,小号肌肉男微微一笑,安慰道,“不要灰心兄弟,刚刚打败你的是全国冠军。”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木有?
这个小号肌肉男就是姐妹俩的爸爸,曾经的全国摔跤冠军。
爸爸不仅是全国摔跤冠军,还是个有理想、有情怀的青年。虽然迫于现实,离开了运动场,为祖国夺得金牌的梦想却萦绕心中,挥之不去。
他寄希望于生个“儿子”来实现它。
然造化弄人,一等就是十几年,接连出生的女儿击碎了他的希望。
妻子说,“我对不起你,没生出儿子。”他说这不是你的错,我只是遗憾没有儿子实现金牌梦。
他默默收起了全国冠军的奖牌,尘封于箱底,连同那个光辉无比的梦。
鸡汤说的好,当生活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一次打架事件,让他的梦“死灰复燃”。
那天回家,院子里站满了人,是邻居夫妇来讨个说法,----他们人高马大的俩儿子,被“爸爸”俩女儿打的遍体鳞伤。
爸爸静静听着邻居的抱怨,没有暴怒,相反的,心里偷偷乐开了花。
他隐约感到,梦想的小鸟,重新长出了翅膀,正跃跃欲飞。
送走了邻居夫妇,他叫来女儿们,你们是怎么把那俩半大小子痛扁成惨样的?来,再打一遍给粑粑看。
女儿们一招一式的还原动作,仿佛X光,照出她们在摔跤上的天赋与潜能。爸爸茅塞顿开,----“只要能拿金牌,管他男孩女孩?!”
一个伟大的计划就此成形,----把女儿们训练成摔跤手!
俩女儿完全懵圈了,她们搞不懂粑粑要干嘛。唯一确认的是,在大快朵颐的吃了一顿零食后,“炼狱”般的生活开始了。
不能吃甜的、咸的、辣的;不能再有女孩子的臭美,-----穿裙子不便跑步?换短裤!头发太长长虱子?剪短发!每天五点就要准时起床,长途奔跑,被逼着从桥上跳入河中……各种体能训练,真真欲罢不能。
找妈妈诉苦,妈妈无奈的近乎无情,“这一年,你们就忘了我这个妈妈吧。”
这是爸爸和妈妈的约定,在这一年里,只有”教练“没有”爸爸“,对她们进行相关训练,如果能成气候,便一往直前,否则便放弃。
万事开头难。
俩女儿被折磨惨了,内心的崩溃借影片的插曲统统控诉出来:
“他究竟是救世主还是我们的梦魇”,“宽待以他人 严律于孩子 老爸啊 请别这么狠心”,“老爸 你这么严格 我们真的很受伤可怜可怜我们吧 我俩还是小孩子“……
爸爸倒是定力超人,任尔冷眼非议,我自坚定如山。
超“酷”!
妻子:她们会受伤?
爸爸:那就治好她们。
妻子:村里人会笑话她们的。
爸爸:不用管他们。
……
女儿们进步慢,便拉来大侄子做陪练;力量不够,便亲自下厨给她们做鸡肉饭补充能量;申请摔跤的训练垫子未果,便拿了全部的棉被在楼顶做垫子。
对着棉被垫子,他告诉她们摔跤的规则,然后指着自己画的一副摔跤垫的图片,郑重的介绍,“但你们要记住,真正的摔跤垫是这样的!”
镜头拉近,被红、蓝圈边的大片黄色竟戳中了我的泪点,那感觉,像极了看中国参加奥运比赛跳水项目,水面压低的水花,莫名的感动。
我甚至自行脑补了爸爸画画时的情景,那一笔一画的专注,满满都是对摔跤的热爱和对女儿们的期待吧。
此时的女儿们已经感同身受,因为她们不再是以前的对训练充满抱怨和抗拒的她们了。
她们,脱胎换骨了,在别人的婚礼上。
她们跟新娘朋友抱怨,“谁会希望有这样的爸爸呢,每天五点起床,苦的像奴隶。如果反抗就剪掉她们的头发。”
新娘子却满是羡慕,“我倒是希望我有这样的爸爸。至少你们的爸爸关心你们,他是把你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让未来有主宰自己的机会。而不是像我十四岁嫁人,被交给一个陌生的男人,从此每天和锅碗瓢盆打交道。你们的父亲,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忍受着所有人的嘲讽,他希望你们有自己的人生,他哪里做错了?”
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是成长。
姐妹俩从此“洗心革面”,进入自燃模式。
后来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全国冠军,乃至世界冠军。
当站在领奖台上,看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想必她们的内心,除了激动,就是无比感谢爸爸曾经的“残酷”,无比感谢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让她们在艰苦的训练中变得自信和强大,得以摆脱早早结婚生子依附于他人的命运。
人生走向巅峰,从此与众不同。
欲想成功,必有其梦;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当我们羡慕她们的荣光,更要看到其背后的努力和汗水;而作为家长,当我们羡慕这俩”别人家的孩子“,必须首先反省,自己是不是一个很“酷”的父母?
有人说,爸爸一开始时抱定了由儿子继承梦想的心思,培养女儿只是歪打正着,我倒觉得这点让爸爸显得更真实和难得。
在那样一个极端重男轻女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男人,他本身是开明的,对女儿是有爱的,只是面对一个传统上男性占优势的项目,一开始就自觉摒弃观念束缚,要求未免太高。
就像每一个父母,并不会因为成为”父母“而自然的伟大起来,自发拥有更开阔的思路和视野,他同样需要时间和勇气来突破自身限制,不断成长。
剧中的爸爸人到中年,从偶尔的打架事件中发现了女儿们的天赋,随即进行专业训练,挖掘潜能,说明其思维一直是开放性的;他对村人的议论置若罔闻,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其内心的笃定强大,可见一斑。
他以貌似”残酷“的方式,帮助女儿们充分发掘自身潜能;他以专业的眼光和业务素养,一步步把女儿送上了世界舞台。
他曾对大女儿吉塔说,“如果你赢了,并非自己独享胜利,有几百万个像她们(邻居家现场观赛的女孩)一样的女孩跟你一起得胜。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孩的女孩们、那些被迫做繁琐家务的女孩们、那些被嫁出去生儿育女的女孩们。你是跟澳洲选手比赛,还是跟这些轻视女子的人比赛!”
相比于世界冠军,这样的爸爸才是最酷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