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考霸训练营 DAY17 复现所学内容:如何在大脑中形成知识框架
课程链接:https://www.yojiang.cn/l/p/16327?v=5193504
今天的学习我们先从问题开始,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思考这样的问题:大脑跟学习效率有什么关系?
在大脑中呈现知识为什么重要?
如何在大脑中呈现知识?
如何在大脑中实现知识进化?
首先我们来看如何高效学习的步骤——7步实现高效学习
01 如实面对“不知道”
孔子·《论语·为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多少人承认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以敢于面对自己的不知。这是一种态度,可以验证自己是否真的在学习没有,有没有欺骗自己!
02 “做”中学
在行动中学习,只有参与了行动了,我才知道自己有什么地方理解是错误的,不足的,需要进行调整的,想法去实现的过程中是艰辛的痛苦的。
03 意识到许多问题没有答案
对于信息知识等,大脑会做出判断,很多事情我们会想不清楚的,自己处理不了的。这些都是自己目前掌握的知识无法理解和认知的,那么我们先解决理解确认自己能掌握的知识。
04 勇猛精进的行动
GO! GO! GO! 行动起来,先去做吧,在行动中促进认知,多做少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乔布斯对于苹果设备的要求十分严苛,经常让工程师反复重做。当时工程师们觉得不可能再将机身的体积变得更小了,乔布斯直接把ipod扔进鱼缸了。对着冒出来的气泡说:“这意味着里面依然有空间,做小一点。“就这样才会有这小巧的ipod。
05 知识和技能的视觉化
对知识有清晰的图像的人,古往今来几乎比例都很少,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没有进行科学的训练,刻意练习。我们对于自己家庭环境,这种熟记于心,在大脑里有画面,就想照片电影一样,而描述出来的文字,可以无限穷尽下去,只要你想去描绘。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able to visualize it),这是imagery 心理表象 严格的科学研究。说明我们大脑里面可以集合大量的知识。
核潜艇之父
老一辈科研工作的困难,是无法想法的,对于核潜艇这样的东西,就只知道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样的东西却没法想象呢。但是看见美国核潜艇的模型就感觉发现新大陆了一样。可视化的模型有大量的信息。可以测量尺寸有比例,有结构,可以想象。
可视化知识在创造学习过程中是极其关键的节点。
为什么需要把知识可视化?我们学习知识,可能是一本数学,那么正常情况它需要被老师交给我们的时间一个学期,4个月这个是个漫长的时间,其中我们还需要学习其他的学科,如何把只是储存的更加好,分门别类,这个就需要在记忆的时候就开始规划好。当我们把所学的知识通过可视化的整理,画写出来,系统性的划分 ,这是一个帮助我们重构知识和记忆的过程。梳理框架,加强系统结构,也有助于我们随时快速调用知识信息。
任何复杂的东西,它本身都是有序化的,系统性的呈现。我们觉得混乱是因为我们对于它还不能完全了解。我们需要对于我们的知识进行整理收纳,分类,来提高提取效率。
最后我们会讲具体的案例来看如何整理归纳。
06 把知识解释给孩子听
那么我们怎么样把自己的知识交给孩子。孩子小时候学习是不是看图说话,用物体引导识别,比如说红红的苹果,然后指着苹果告诉他这个是苹果。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产生疑问和好奇的心理,会产生探究和兴趣的,这样的联想有助于提高记忆认知的。
我们古代就要很好的启蒙教育了。明代陶赞廷编用白话解说的《蒙养图说》,清代丁有美编的《童蒙观鉴》,清代刊本《二十四孝图说》等,则是以封建伦常故事为主的蒙学故事读本。
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以看见的图的形式易于孩子接受认知,有助于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理解。知识如果压缩到可以让孩子都可以明白,那么你对于这知识掌握的能力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了。
07 能用一句话归纳 DO MORE THINK LESS .
莱昂纳多达芬奇曾经说过的那样,简约是最终的复杂性,我们看到学习最终的形态其实就是少想去做就行了,只要你真正的去学习了,我们就需要懂得如何去做。
亚里士多德曾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
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几个表现方式:
。概 念 图(Concept Map)
。思 维 导 图(Mind Map)
。认 知 地 图(Cognitive Map)
。语 义 网 络(SemanticNetwork)
。思 维 地 图(Thinking Map)...
。概 念 图(Concept Map)
这个对于我之前的工作中设计的很多,作为一个交互UI设计师来说,这个是最基本的工具了。我们在设计产出APP设计前,做的工作就是需要出一个用户使用的交互流程图,这个流程图就是一个概念图。
。思 维 导 图(Mind Map)
思维导图也算是最近几年很火的工具了,无论是读书笔记,课程笔记,讲义内容等等都可以转化成思维导图。在我的工作中,它就是一个去帮助我理顺APP的结构的工具,因为它从层级可以分的很清晰,一目了然哪些是父级,哪些是子级。
。认 知 地 图(Cognitive Map)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第一反应就是人类的起源发展的过程,还有生长的过程
。语 义 网 络(Semantic Network)
一种有向图;其中,顶点代表的是概念,而边则表示的是这些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
。思 维 地 图(Thinking Map)
在百度百科里的思维地图又称思维导图,这里其实并不只只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形状的,而思维地图是可以很多形式出现的。
下面的David Hyerle 博士在1988年提出来的“八大图示”,每一个图示都对应一种思维能力。
。更多图示
知识与智慧
我们想要变成聪明的人,所以我们要看清,什么要成为有智慧的人,而不是一个掌握信息或者知识的人。我们经常看见学历很高的研究生博士,出社会却不能自理,一头碰壁的书呆子。因为虽然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却不通人情世故,处理不了生活工作中的事情。也有很多没有读过很多书的人却能解决掉你不能解决的事情。
我们需要承认的是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决定你是不是个有智慧的人,你的知识只存在于你的脑子里,却不能为你的行动和生活产生影响。就感觉想你有很多钱,但是却是假币一样。都是假的,学习时,我们没有掌握学习的本质,没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就是假学习。
也许很多人会说,小学初中学大学的都无用啊,真对于你的的无用吗?学校学的东西,为的就是对你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什么上过学的人比一些没有上过学的人更容易理解一些事情呢?那就是你所了解的知识对于你的认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会吐槽数学,为什么试卷上老是出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的题目,这也是我以前经常吐槽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认清楚题目背后的知识,当我们掌握这个知识的时候,运用思考起来就变成智慧,我们就能编出很多无穷尽的题目来。题目只是一种表现方式,不必去深究。我们要深究的是自己掌握了没有,100%掌握了吗?你能运用了吗?你可以把这个交给其他人了吗?可以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吗?可以把这个实践生活工作中吗?
反思自我
学习过程中,我总是想的多,总是希望自己能多想一点,这样可以更加顺利的去完成任务。但是很多的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结果什么都没有做就结束了。有时候就因为这样而白白错失良机,失去很多的机会。这个是一个行为上认知的错误,很多时候,就算我们想的再多,去做到时候也是会遇到碰壁的事情,甚至实际情况往往跟我们所想的相反。验证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是每一次感受到自己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对认知的改变都是惊喜的。想是想不出来了去做吧!把知识写下了画出来,整理好,讲给我的孩子听。
孩子经常喜欢同一本绘本,感觉一直听不厌,这是为什么,知道核聚老师在课上提到了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的时候,我才明白,这就是孩子学习的方式,在一次次重复的时候,她接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认知理解,并把它牢牢的记下来。
这就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光看见却发现不了本质,这就是只接受信息就还没有达到知识层面,我对于核聚老师所讲的学习的本质还在摸索中。加油继续发现继续实践。
THE END. / 作者编辑 阿雨 201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