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到今天,从起点到当下,我们在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做一件事,把我们的老师锻炼成为能够独当一面不可替代的专业老师、专职老师。
今天,明天,我们离这个愿望越来越近。
一个学期,四次考试,两次期考,两次月考,这个学期有所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了一次期末模拟考试。每一次,所考科目老师回避监考,与学生同步做卷(同步考试)。目的有三:其一熟悉题型,熟悉答案,总结归纳答题方法;其二就试卷中的疑难问题及时发现,教研组及时解决,以便给学生讲解时成竹在胸;其三与教材接轨,精准把握教材知识点如何呈现为考点,以便更精准地进行下一步教学。每一次,组长安排及时到位,老师们正襟危坐,认真思索,力求最大程度独立完成。这一次,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有改进、有创新。老师们在考务办集中答卷,语文老师要写作文,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
很多老师说,很紧张,很刺激,平时对学生如何使用答题卡的要求一一在脑海中闪现。
是的,亲爱的老师,我们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学生,活到老,学到老;是的,最可敬的老师,我么要给学生一桶水,我们就要长流水。
今天,第一场考试语文,理所当然,最先收到的试卷答题卡是语文组的。七语组最先交上来,十四人,一个不少,答题完整,书写认真,每道题的答案都中规中矩地写在相应的答题区域,绝不“越雷池半步”;最令人感叹的是老师们的“下水作文”,和学生一样的选题,却是成年人的视角,写出了成年人的悲喜和辛酸,有好几位老师的习作,读来,有种流泪的冲动。
是的,动动手,我们都是写手。
我们常要求学生答题如何规范,也许,每一次,我们都与学生一起规规矩矩地做卷,然后把自己的试卷公示给学生,这样也许可以胜过好多次的说教。因为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教育。
语文老师,每次要求学生作文“我手写我心”的时候,都下水亲身试水,然后分享给学生,也许是最好的作文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