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翡冷翠,"真羡慕你,能走这么多地方",Instagram 上一张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照片下有则留言。我苦笑,因为他们不知道我在昨天一整晚陪朋友在警察局补办被罗姆人偷走的护照。留学生活就是这样,渐渐地我们都会看淡那些不开心的,渐渐地都会学着报喜不报忧。
出生在北方一个相对保守的城市,我算是其中不那么恋家的异类。在第一次有选择居住地的自主权时,选择了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上学。第一次做交换学生,第一次自己东南亚行,第一次接触一门完全不了解的语言…自己发现,原来这种陌生的尝试是可以上瘾的,其诱惑力远大于在家乡小城所谓稳定的"功成名就"。
七年时间,足以将一个人改变成另外一个人对我来说这七年的变化有:
1.包容的观念
海外生活多年,我们的眼光不是变得更挑剔了,而是更包容了。我们接触多元文化的目的不就在于此吗。
自从*革时期后,我们习惯了给人们扣帽子,给一个群体贴上标签。富二代都不学无术,留学生挥金如土……这种按大类区分群体的概念,在我看来,比依照星座判断人更不靠谱。
在一个包容的社会,同性恋者会公开走上街头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支持可以,请不要歧视。
苏格兰男人也可以在街上穿裙子,牵着妻子和女儿的手逛街不用被指指点点。
社会风气的包容,也会影响并产生个体价值观的多样化。我在雷恩的房东Camille在南亚深度旅行后,深深地爱上了泰国,在法国画廊工作几年后,毅然辞职跑去清迈定居。身为亚洲人的我们或许会感到不解,但这不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不同吗。看到她在Taing chan水上市场用泰语和当地人讲价时,忽然觉得我认识的这个布列塔尼小女生,骨子里应该是生为亚洲人的。
有人说留学生是"出国之前一心觉得国外好,出国以后比谁都爱国"。其实并不是我们在外受了什么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这些海外经历带给我们对以前不足的反思,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现在的我来说,我怀念台湾"小确幸"般的幸福,也迷恋北美的大山大水,陶醉于欧洲的古城,也喜欢大陆的生活便利。
3.物质有最好,精神最重要
不是隐居在深山老林的修行人,要说完全不注重物质是不可能的。可是我知道,这世上可以排在物质前面的事物还有很多,比如亲情友情爱情。我之前曾说过,欧洲人攀比较少,少见豪车。择偶方面也是,物质条件其次,更注重精神方面的契合。交友软件上"喜欢爱伦坡的小说,平常会参加烘培课程,家里有一只可爱的小英短"之类的介绍,绝对比逐条量化的财产状况更吸引人。国内的婚礼,排场有,奢华有,却独独少了真情。
像以上碎碎念一堆,有人会说怎么没说语言方面啊。要我说,在语言能力的提升过程中,绝对是个人投入起的作用远大于语言环境。如果说语言环境是决定因素,那民国时期也不会出这么多翻译大家,刚改革开放时也不会有公费留美学生了。那是连雅思培训班都没有的年代啊。
再说语言环境嘛,最后给大家泼盆冷水,如果是法语零基础,那么来巴黎后参加的第一个语言班,学生构成很可能是这样…
祝大家学粤语、上海话、温州话愉快!Bon cou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