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镇凹上老屋

凹上老屋位于五河镇河南村(原茅山乡永乐村)大塘组。前有河,后有山,处“凹”中位置,环境幽静雅致而无逼仄闭塞之感。

据个人看,凹上老屋的看点主要在正大门进去的中路各进的门厅匾额,以及建筑形制结构所透出的烟火气。

凹上老屋


据了解,凹上老屋始建于明末,清朝康熙年间扩建。主人蒋氏。三进,土木结构,石基,不完全对称。凹廊式大门,两边砌八字墙。正大门为木制,石门墩,石门墩正面雕刻有花朵。门上有四个“门钉”,似“门簪”,上置木匾:“學徹璣衡”,落款“…潜山县事金…”。

学彻,意指学问精深透彻。玑衡,原指古代天文仪器(如璇玑玉衡),后引申为衡量、洞察事物的标准或方法。

中厅前匾:“秉惪惟和”,落款只看清“(康熙二十八)年孟夏”。惪dé,同“德”。

中厅内还悬有一匾:“淳厚遗乡”。落款“中宪大夫知……,(康熙二十六年)秋月吉旦”。这两块匾大意是称赞主人的为人品德。

后进为神堂,匾曰:“仁寿流芳”,落款:“赐文林郎知潜山县事蕙江项 文檉  为,康熙叁拾*年拾壹月  吉旦,耆民蒋世焕立”

文林郎是中国古代授予文官的散官称号,主要用于确定官员品级而非具体职务。该称号始设于隋朝,明清时固定为正七品文官的散官名,对应的职官包括知县、翰林院编修等,并可推恩授予官员父祖辈。

从落款来看,是姓项的知县送给屋主蒋先生的贺匾。

后堂神龛中置牌位,其中一块可见“皇封天文生”,当指主人。

天文生,是指古代观测天象、推算时日的官吏。明清属钦天监。钦天监是中国古代国家设立的皇家天文机构,主要职能为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同时兼具星占吉凶、指导农事等职责,有科学观测与政治占卜双重属性。

结合“天文生”,来进一步理解大门头匾“学彻玑衡”,当是对主人对天文学及相关方面学问的高度赞誉。据了解,天文生在明清时期的官职品级为九品。

两侧看


说到这,不得不说大门前的两对旗杆石。其中,左右相对的两块分别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八个字。

据了解,“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出自北宋。因杨业战功卓著,宋太宗赵光义不仅耗费500万金修建天波府,还亲题匾额并配对联:“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谁敢不从,先斩后奏”。此举既是对杨业劝降北汉、归顺宋朝的褒奖,也是对杨家将军事地位的认可,体现了皇权象征与礼制意义。

可见,这八个字的来历非同小可。在过去等级礼制森严的时代,这八个字想必得有国家政府即皇帝的允许才可刻有。又譬如牌坊,都是受“圣旨”而建,不得随意私建。

凹上老屋门前旗杆石为何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这八个字呢?对此,请教广东的朋友,经他们对照片等相关知识的分析,说可能是其后人伪造的。因为,皇封天文生的身份与“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这样的殊荣不相匹配。

当天到访时有一位女人经过,也向问及那八个字的来历。她指着老屋门前的大山说,右边是大冒尖,左边是小寨顶,两山间为川心庵,从山那边(田头乡)嫁过来的媳妇,到了这里都要下轿。可见女人并不真正知晓,但可以说明,这八个字是有一定年月了。正巧对面楼房男人过来,他似乎也说不清,只说主人是文生,是皇帝的老师。看来,他们对此也不十分清楚。

如果是这样,我很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真是没必要啊。如果是其后人造的,作为安徽省文保单位,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个人认为,有“皇封天文生”“学彻玑衡”等,就很不错了,何需缀刻那八个字。当然,真相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还需专家考证。

正大门


因此上,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凹上老屋的形制,内部结构紧密,中有横巷通两侧横屋,间有狭长天井,门户众多。如那位女人所说,老屋以前有十多户人家。朴素浓厚的家常烟火气,似乎还能感受得到。今天来看,这样的一座建筑、这样的一个大家族,也是很了不起的!

凹上老屋曾是红二十八军妙道山阻击战驻扎地旧址。2006年6月,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2019年3月,公布为安徽省级文保单位。

正大门,门墩石纹饰,各进门厅匾额“学彻玑衡、秉惪惟和、淳厚遗乡、仁寿流芳”,内部环境。门前旗杆石,文保碑,老屋对面风景,后俯视图来自网络(2025.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