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前,孩子突然和我说:“妈妈,Morina老师说必须得打卡了,菁菁都有五颗星星了,有的小朋友有2颗,还有一些哥哥姐姐已经有7、8颗了呢,我一颗都还没有。”
我明白了,这是要打卡练习阅读的内容。之前怎么引导都不肯接受,这次老师发话了,反倒往心里去了。
我说明天陪她一起打卡。她愉快的答应了,又提到了清单。明白她是说把这项任务写在任务清单上以做为提醒。于是答应她一早起来把打卡的事情写在当天的任务清单上。
从排斥到主动要求需要时间,能做的可能就是等待。这让我想到周日上课时的一幕。
周日下午因为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晚了一会才到孩子上英语课的地点,孩子爸爸悄悄和我说,新来的女孩妈妈在陪着她上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妈妈跑出来,像很生气的样子,孩子哇哇大哭的追了出来。
那个孩子第一次来试课的时候表现的还很好,第二次上课有些抗拒,最后还是她妈妈陪着上的。这次大概也是孩子不适应陌生环境吧,而且孩子看上去也就3岁的模样。
课间休息的时候带孩子去洗手间,发现女孩妈妈抱着她在洗手间外面的椅子上开导孩子。等我们出来时已经不见母女俩了。
第二节开课后,在教室门口老师在和孩子商量要不要进去,孩子一听到要进去就大哭。最后无奈妈妈只好放弃了。
我当时在想,如果孩子剧烈反抗,我可能直接带着孩子离开,到外面去散散心。有可能的话再回去,没可能就暂时停课。
孩子上完课,想让她打卡,可她很抗拒,即使拗不过我的要求来完成也不见得有端正的态度,我选择不强求。现在完全是她自己先提出来的,她意识到这是她的事情,我只是在帮助她,那她得到的效果可能会好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