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带娃经历?朋友小丽是一个高二男孩的妈妈,和很多熊孩子家长一样,只要是辅导督促儿子写作业,家里的气氛立刻变成鸡飞狗跳!
你家孩子在学习写作业的时候,也需要你来督促或辅导吗?这个时候你是不是也感到很头疼,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才能让孩子开开心心地主动去学习呢?
乐又迪英语创始人一芳老师,在儿童学习力培养方面有独到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案例,她在《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一书中指出,不愿意主动学习的孩子,是因为学习和写作业是孩子的非自我决定行为,而愿意主动学习的孩子,认为读书和写作业是自我做出的决定,所以意愿更强。
一、为什么孩子不能自主学习,总是需要家长的督促甚至打骂?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体会到胜任感,找不到自信,就是没有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找到对学校或班级这一集体的归属感,就是缺乏与班级的关联感。
孩子觉得作业是老师或者家长强迫自己做的,没有一点自主感,写作业并不是自己主动想做的事。
一芳老师在大量教学案例中,发现只要满足学生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学生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和愉快地学习生活,其中自主性非常关键,自主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出动力。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呢?一芳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动力三感法”,就是提升孩子的胜任感、归属感、及自律感。
二、如何提升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
1. 培养孩子的胜任感,让孩子收获自信
(1)创造机会去“用”你的孩子
但凡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就应该放手让他去做。家长不要剥夺孩子通过自己劳动获取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权利。
小丽的儿子是家里的小王子,在父母和四位老人的呵护下长大,除了学习,不用做任何事情,所以孩子的动手能力不强,没有意愿去做其他事情,包括学习写作业,这样就自然没有机会体验到胜任感了。
但是小丽的儿子却非常喜欢打游戏,因为每打通关一次,他就体验到了很强的胜任感,所以他对游戏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
(2)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完成有一定挑战,但是难度系数不大的任务
当任务难度特别低的时候,孩子非常容易完成,难度系数过大,孩子完全不会,都很难产生胜任感。比如,让高中生去做小学生的题,或者让小学生去做高中生的题,都不行。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完成一定的挑战,保证这个任务难度系数正好在他可以够得着的范围。
(3)要恰当地奖励孩子
什么叫恰当呢?就是我们在夸奖孩子的时候要具体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而不是说“孩子你太聪明了!孩子你是世界上最棒的!”我们应该这样夸奖孩子“妈妈发现你画的画很仔细,没有忘记远处的山坡和湖”。这样具体的称赞会让你的孩子感受到你在真心夸奖他,而不是在敷衍。
2. 给孩子塑造归属感,让孩子感到安全
(1)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主动帮老师和同学做事
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可以学会关心他人并察觉到被他人所关心,这种相互的关心会让孩子对他人和团体产生安全感,与别人建立起安全和愉悦的人际关系。
(2)家长组织一场趣味竞赛活动,邀请孩子的同学一起参加。孩子在自己家里招待同学的活动,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建立归属感。
(3)重视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安全。
3. 激发孩子的自主感,只有孩子主动想做的事才能做得最好
(1)给孩子设置一点障碍
当父母为孩子的请求设置了障碍,孩子还是反复地请求要做某件事情时,说明她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不会轻易放弃,这就是自主感。
比如,孩子想学一门乐器,第一次向你提出时,你不要立即答应,而是告诉孩子这个乐器很贵,要好好考虑一下;当孩子再次向你提出时,你可以再告诉孩子这个乐器很难学,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努力;如果孩子还是再三向你提出想学这个乐器,这就说明孩子经过认真思考了,这就是孩子的自主感。
(2)要充分信任孩子
孩子是会反思的,他的反思能力其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作为父母,我们不要过度关注和监督孩子,让他产生自己被监视与不信任的感觉。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找到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找一下学校、小区或社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他和他的小伙伴通过合作调研、查阅资料、做实验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孩子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增强孩子自主感的同时,更能促进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
三、总结
《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这本书从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毅力、成长性思维等几个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例如:驱动法、心流法、游戏法等等。
读完这本书,感觉到学习不只是孩子的事情,更是我们家长的事情。如何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扮演好家长的角色,如何与孩子一起制定合适的学业规划,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品格,如学术诚信、坚持不懈等,这些方面正是孩子学习力建立的根基。相信你读完以后,也一定会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