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一位90后之托,想让我谈谈90后的保险观。
这个论题有点大,因为我自己并不是90后,甚至离90后还有点遥远,所以我无法准确得捕捉90后真正的想法,也不能冒充这个年代的人来写点有的没的,但是我想有一件事情是可以做的,那就是把我90后的客户的一些买保险的想法整理一下,供大家借鉴。
90后里年纪封顶的已经29岁了,最小的20岁,在这个年龄跨度里,都有我的客户,我说的是自己做投保人的那种客户,爸妈给买的那种不算。这个年龄段的人,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在校生,一种是刚入职场的菜鸟,另一种就是已经组建家庭的。这三类人因为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家庭责任,对保险的理念、保险产品的选择也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我分类来讲讲。
首先谈谈在校生。在校生的保险(除了学平险外)绝大部分都是父母给买的,毕竟没有收入来源,甚至对保险的概念都不强。但是由于互联网接触得多,他们对保险并不陌生。至少跟我那个年代是有天壤之别,互联网对信息的加速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校生知道支付宝有保险,微信有保险,而且购买方便且便宜。所以,在产品的选择上,他们对公司品牌的要求相对低,而是突出性价比,换言之,就是价格敏感型。
我的一个在校生客户是自己给自己买保险的,她因为之前假期实习是在保险公司,所以对保险有一定的理念。她告诉我现在就想买,是年纪越小越便宜,给自己一份小小的保障,也是对父母的一份爱。但是预算不多,保额也不会买太高,今后可以慢慢加保,第一次从20万保额的健康险开始。在产品的选择上,她挑了我给她的最便宜的那个计划。“我百度过,保险公司不会倒闭,买哪家都有保障,囊中羞涩,所以我首先考虑的是价格。最高发的疾病反正都在里面,其它的衍生功能我暂时不考虑。”
第二类,职场菜鸟。
职场菜鸟在我上周的文章里已经给出了购买的组合方案,本周就不再赘述,今天想重点讲的是他们对产品的偏好,以互联网产品为主。
互联网产品的特点除了便宜以外,购买的手续也相对简单,一般填写完基本信息后就扣款,保单生成后自动发邮箱,几分钟就能全部搞定。我碰到的90后对以往用人情来买保险的方式比较排斥,他们喜欢跟专业的人对话,听取意见,最后自己选择。虽然初入职场,但是他们对产品的性价比要求高过对品牌的追求,同样的责任,可以花3000就搞定的为什么我要花5000去购买?
同时,这些人对新产品的接受度也比较高,只要新产品新增加的责任是自己所需要的,哪怕多花一点点钱,只要在承受范围内,都可以接受。
第三类,将近30岁的90后。
结婚有孩子以后,90后的家庭对保险是很看重的。很多90后在刚结婚,特别是小孩刚出生后,会第一时间主动买保险。没看错,是主动。他们对疾病的规划比我们80后好太多。而有家庭的夫妻在产品的选择上会倾向于终身型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司,以及一个靠谱的专业的保险代理人服务。有保险方面的需求,只要联系一个人就可以,而不像我们父母辈,一家子的保险可能买在好几个代理人那里,最后自己都搞不清。这种家庭保险顾问的方式挺好。
最后,总结一下。
90后对保险的需求是自发的,对产品的选择也更倾向性价比,同时对代理人的要求也会更加高,保险代理人和90后的客户是平等的在保险这件事情上的对话,而这种平等才能促成更专业的规划。
保险是一种生活态度,好的人生态度会拥有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