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课总结课
P.E.T.的核心是行为窗口,简单来说,行为窗口就是你不高兴了,我就得听你说话;我不高兴了,我不能憋着,我就得说。如果平时都很高兴,那就得把关系搞好;那如果我们两个都不高兴了怎么办?那就是该听听,该说说,要不断的换挡。
听,怎么听呢?
我们说要带着同理、接纳、真诚和信任去听,不要给别人提建议,相信他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只需要提供一个接纳尊重的环境,协助他处理他的心情就可以了。
听的时候,有基本倾听、积极倾听。积极倾听,听的是事实和感受,倾听的时候,我们要说的是孩子认为的事实;说的是孩子的感受。这一刻,你最重要。如果你觉得孩子说的就是不是事实,颠倒黑白或孩子说的话不好听时,你说感受就可以了,这样既理解了孩子,又没有强调负面的言辞。这是孩子不高兴我们听的方法。
我们不高兴,我们就得说。说什么呢?
要说面质性我信息:行为+影响+感受。要说具体的行为是什么,对你的影响是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一直拖着不做作业,你去沟通。(这个例子对我非常有帮助)首先,是我们先处在问题区,先发面质性我信息:快八点了,我看到你还没有写作业,我真的很担心你晚上要写到很晚才能睡觉呢。
孩子可能会说:“没事,我一会儿就去写。”
达到你的目标了吗?如果达到了,可以不说了。如果没有,还得说。所以,戈登一下,孩子没有情绪,我们有没有?这个时候怎么说呢?----“那大概是多久呢?”
这个时候要问问题。因为在无问题区,不管孩子回答多久,十分钟、十五分钟,都不要紧,这本身就是一个承诺,也是一个提醒。这样有助于孩子遵守自己的承诺。
如果你还是担心孩子写不完,那么还可以继续表达:“可是现在已经八点了,我怕你一会儿再写有点晚了呢!”
也就是说继续表达。他有情绪再倾听。
最复杂的情况无非就是这样了,听完说,说完听。有时候我们会搞错了,明明孩子有情绪,我们忘了听了。或者明明我们有情绪,却忘了说了,怎么办?
没关系,行为窗口有自动纠错的功能。就算你判断错了,也没事,时刻回到当下就可以了。
还拿刚才做作业的案例,比如,孩子回到家,特别生气,这个时候孩子处在问题区,得听,对不对?可是你没注意到,你先说了:“快八点了,我看到你还没有写作业,我真的很担心你晚上要写到很晚才能睡觉呢。”
孩子本来就很生气,听了可能更生气:哼!我不做了!我不上学了!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就能够意识到孩子处在问题区了?没事,听就好了,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不重要,现在听就行了。
可是如果你还是没有意识到,又摔了一个绊脚石:为什么不上学了?不上学你干嘛去?
好了,孩子是不是更生气了?他可能气呼呼地回到自己房间,把门甩上了。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能够意识到孩子处在问题区了?意识到了,听就好了。
所以,即使你总是忘记行为窗口,总是判断错,也没有关系。发现的时候,回到当下,该听听,该说说就行了。
愿意看到生命的不同可能性,允许别人有和我们不一样的看法,允许孩子过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生,这个是每一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
这里我特别想要强调的是学了P.E.T.之后,容易走的两个极端。
一个就是容易讨好别人,失去界限。
另一个极端,有很多人发我信息,非常严肃。(女人要学会以柔克刚,外柔内刚,温柔的,但是内在是有力量的)
我要非常非常重点强调无问题区的沟通,有很多人学了P.E.T.以后,就光记得倾听了,事实上,无问题区的沟通才是更加重要的。平时关系好,问题区的时候才好解决。
不管是平时还是有问题的时候,都要记得稳稳的立在自己的中心,不讨好,不指责,平等的,真实的进行沟通。
最后,和大家分享托马斯·戈登博士:《我的人际关系信条》。
我非常重视并希望维持你与我之间的关系,但我们仍然属于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需求与价值观。因此,我们需要始终坚持诚实和诚恳的沟通,从而能更好地了解并理解彼此的价值观和需求。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我愿意带着真诚的接纳与理解之心来倾听,协助你找到自己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将我的想法强加于你。同时,当我拥有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也希望你能够用心倾听。
当你的行为影响到我的需求时,我会坦诚相告并说明你的行为是如何地影响我,我相信你会尊重我的需求,能够对我的问题感同身受,并试着去改变那些我无法接纳的行为。
同样,当我的行为让你无法接纳时,我希望你也能够坦诚相告,这样我就可以试着去改变我的行为。
当我们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均同意以合理的方法解决冲突,彼此都不使用权力的手段或以对方的损失为代价来获取胜利。
我尊重你的需求,同时我也必须尊重我自己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设法找出一种双方都可以接纳的解决方法,最终实现双赢,使我们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你和我都是赢家,没有输家。
这样,你可以通过满足你的需求来获得发展,我也同样可以。我们将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关系,因为它能令我们双方都感到满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我们的潜能,以相互的尊重和爱作为纽带,友好而和平的相处。
第48课作业:
1、回顾P.E.T.的48节音频课内容,分享你的成长感悟
对老师列举的关于孩子做作业的例子里发的面质性我信息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只做到了说出行为加影响,后面忽略了感受,其实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为她考虑,这样才能双赢。如果忽略一步给孩子的感受是指责、批评,孩子还是会有情绪,冰山没有真正的得到“被看见”,也就解决不了问题。P.E.T经老师的梳理后更加的简单明了,听说间的自如切换,无问题区的存入都需要我们大量的实践及反复的练习。也许中间还会有挫折,还会有反复,但只要我们开始行动,就是朝着拥有好关系的方向发展。
老师列举的托马斯·戈登博士《我的人际关系信条》里的话就是学习P.E.T后最想去做到的内容。无论对孩子、老公、朋友、同事,平时或发生问题时都不讨好,不指责,平等的,真实的进行沟通。
2、如果你愿意请把课程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已经开始分享啦!
3、继续实践P.E.T.,不断的练习、分享、复盘、内化!
祝你也能早日成为一个第三法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