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春天开花的植物,为何会在秋天提前绽放?这源于植物对生存环境的应激反应,且可能影响后续生长。
多数春季开花植物有固定生长节律:冬季休眠储能,春季随气温回升、日照变长苏醒,花芽成熟绽放,借春天的昆虫和气候完成授粉、结果。这一节律由光照、温度等环境信号调控,如同“生物钟”。
若夏季遭遇严重病虫害,叶片会大量脱落。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缺失导致能量制造受阻。此时植物会启动“应急机制”,误以为生存受威胁需提前繁殖。秋季气温回落、光照变短,这些信号与部分植物花芽分化条件相似,本应来年春天萌发的花芽被提前激活,在秋天绽放。
但提前开花往往得不偿失。秋季昆虫活跃度低,授粉成功率下降,难正常结果。同时,花芽发育消耗大量养分,来年春天可用于开花结果的能量骤减,开花数量锐减,结果量下降,最终影响产量。可见,夏季做好病虫害防治、保护叶片,对维持植物生长节律和产量很重要。